行業資訊 食品其他 資訊詳情
食品安全危機下的古茗:從擴張狂飆到增長瓶頸
 食品安全 2025-05-08 11:50:2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中國現制茶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古茗作為「下沉市場之王」,憑藉供應鏈優勢和加盟模式迅速崛起,成為行業中的重要玩家。然而,隨著2025年2月成功登陸港交所,古茗的高光時刻並未帶來預期的輕鬆,反而面臨拓店增速放緩、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市場競爭白熱化等多重挑戰。從「狂飆」到「剎車」,古茗的萬店目標似乎已成泡影,而其背後的深層次問題也逐步顯現。

  一、擴張速度放緩:從「狂飆」到「剎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古茗的擴張速度在2024年後顯著放緩。數據顯示,2023年,古茗新增門店超2300家,但2024年前三季度僅淨增778家,同比減少66%。與此同時,2024年古茗營收增速降至14.5%,相比於2023年38.1%的營收增速大幅下滑,單店日均GMV也從5800元下滑至5200元。值得注意的是,古茗浙江大本營的同店GMV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很明顯,古茗正從「狂飆」邁入到「剎車」階段,昔日萬店目標已經很難達成。

  在古茗減速背後,市場飽和與內卷是首當其衝的挑戰。據統計,古茗80%門店位於二線及以下城市,鄉鎮門店占比達40%。由於下沉市場門店密度已接近臨界點,部分地區開始出現「左右互搏」現象,從而導致加盟商流失率從2021年的6.2%攀升至2024年的11.7%。此外,供應鏈邊界限制也制約了古茗的進一步擴張。古茗採取「倉庫覆蓋150公里」的策略,品牌旗下75%門店位於倉庫輻射範圍內,但供應鏈建設成本高昂,導致公司2023年負債率高達95%,限制了品牌向一線城市及新區域擴張。

  二、加盟模式下的信任崩塌

  古茗門店擴張速度放緩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加盟模式曾是品牌擴張利器(加盟店占比99.9%)。然而,加盟模式是一把雙刃劍,若品牌管理把控出現問題,品控、服務、食品安全問題等不免會成為「定時炸彈」。2022年以來,古茗多次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熱搜。2022年,品牌旗下門店使用過期原料被罰、飲品中喝出壁虎;2024年,古茗陷入疑似「血痰」事件,引發輿論危機。儘管最終澄清,但在網際網路投訴平台中,相關投訴仍然十分驚人。

  由加盟模式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暴露出古茗的管理漏洞。古茗雖設置6輪審核、150道測試題的高准入門檻,但為衝刺萬店目標,2024年推出的「首年免加盟費」政策,導致品控標準鬆動。與此同時,古茗97%收入來自向加盟商銷售原材料,利潤導向下,品牌對違規門店處罰力度不足,自然難以根治食安隱患。不斷出現的食安問題正在讓古茗面臨消費者信任流失,28.2%消費者將「質量安全」作為茶飲消費首要考量,而古茗多次負面事件已動搖其「鮮果茶性價比之王」的品牌認知。

  三、供應鏈優勢能否抵禦行業寒冬?

  相關行業預計顯示,2025年國內現制茶飲市場規模增長率將降至12.4%。面對行業增速放緩和價格戰加劇的不利局面,古茗試圖通過差異化策略破局。客觀來看,古茗存有獨到的優勢與潛力。比如在供應鏈護城河上,古茗擁有22個自營倉庫、能實現48小時鮮果直達、冷鏈成本僅占GMV1%(行業平均2%),種種優勢支撐了其高頻推新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共計推出85款新品,推新數量相當驚人。此外,古茗這些年構建起了下沉市場壁壘,其鄉鎮門店占比超40%,單店年利潤37.6萬元,利潤率20.2%,顯著高於行業均值。

  但是,挑戰與隱憂同在。整體來看,古茗目前正面臨產品同質化的危機,招牌產品「超A芝士葡萄」與競品高度雷同,缺乏爆款創新,在過去的2024年竟然無一新品出圈。以及嚴重的價格戰困局。隨著古茗被迫加入「9.9元」混戰,旗下鮮奶茶降價至9.9元,公司毛利率已從30.6%下滑至29.9%。同時相比於競品,古茗增量空間受限。品牌未布局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且出海尚無明確計劃,而競品已經在海外市場拔得頭籌,並憑藉旗下獨立品牌搶占咖啡賽道。

  古茗的困境,折射出的是新茶飲行業的集體焦慮。在資本催熟下,規模擴張與品質管控難以兼得。若不能解決食安痼疾、突破同質化競爭,即便坐擁供應鏈優勢,古茗也可能在「下沉市場護城河」中陷入增長停滯。未來,其需在拓店策略上更精細化,並通過數位化管理強化加盟商管控,方能在行業洗牌中守住「老二」地位。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是古茗的挑戰,更是整個行業必須面對的現實。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食品安全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