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網際網路應用 資訊詳情
2025年網絡直播行業現狀分析:積極引導網絡直播者加強自我規範
 網絡直播 2025-05-09 09:20:48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移動設備的廣泛普及,網絡直播行業已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直播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為各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本文將深入探討我國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網絡直播行業發展現狀

  《2025-2030年中國網絡直播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網絡直播行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隨著行動網路技術與設備的不斷普及,網際網路消費空間不斷擴張,為網絡直播行業的興起提供了廣闊的機會。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了9.8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了70.4%,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規模為9.86億,占網民總體規模的99.7%。移動網際網路支付用戶規模達到了8.53億,占手機網民總體規模的86.5%。這些數據表明,移動網際網路的高度普及已成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顯著特徵,為網絡直播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網絡直播行業的興起也促使網絡主播群體取得了國家正名。2020年5月,網際網路營銷師作為一種新職業被納入國家職業體系,標誌著網絡直播從業人員正式進入國家行業運作體系,其從業合法性得到了保障。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網絡直播行業的社會認可度,也為行業的規範化、體系化、制度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時,網絡直播用戶群體不斷擴大,行業內部也在進行自我調整。2020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了6.17億,占整體網民的62.4%。其中,電商直播用戶、真人秀直播用戶和演唱會直播用戶規模分別增長了1.23億、3168萬和3977萬。儘管遊戲直播用戶及體育直播用戶規模有所減少,但以電商直播為龍頭的網絡直播行業總體仍在蓬勃發展。後疫情時代,網絡直播行業依託的線下活動將恢復至疫情前狀態,行業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

  此外,網絡直播內容分類不斷細化,直播內容豐富多元。以Bilibili視頻網為例,其網絡直播內容被劃分為遊戲、娛樂、電台等8大板塊,涵蓋30多個下屬類別。這種內容的精細化和多元化發展,使得網絡用戶能夠更輕鬆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直播內容,進一步降低了供需對接的時間成本。

  二、網絡直播行業存在的現實困境

  儘管網絡直播行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仍面臨一些現實困境。首先,網絡直播准入門檻低,內容元素良莠不齊。隨著行業的熱度提升,一些網絡主播通過低俗化內容博得大眾眼球,導致直播內容難以管控,違規違法內容屢見不鮮。這種低門檻的准入制度為不良與低俗信息的滋生和傳播擴散埋下了隱患,亟待完善。

  其次,網絡生態治理情況複雜,個人權利面臨威脅。網絡直播的即時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特點,使得主播的行為更有可能觸及他人的權益,如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與著作權等。用戶的隱私權問題在網絡直播行業發展過程中尤為突出,平台在運營過程中會收集大量用戶個人信息,但相關的防範機制仍未構建起來,用戶對隱私保護的重要性也未充分理解。此外,網絡直播平台具有信息分布複雜、主體用戶身份多樣的特徵,維權面臨諸多困難。

  最後,網絡輿情成因複雜,直播從業者輿論監管困難。網絡直播因其現場性、即時性和不可預料性,容易成為網絡輿情產生與傳播的新平台。直播過程中常見的粗俗、碎片化內容表達,往往夾雜著非理性的、情緒化的內容,容易引發公眾輿論的混亂。特別是在網絡語言千變萬化、網絡新詞層出不窮的情況下,網絡信息內容的檢測更加難以實現精準把控。

  三、推動網絡直播行業良性發展的建議

  為了推動網絡直播行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促進網絡直播內容健康創新發展,打造「直播+」新模式。網絡直播行業的價值在於優質內容的創造和全方位創新的不斷實現。從需求方角度來看,網絡直播用戶的沉澱要求從業者具備持續、穩定的內容創新力與生產力。創新「直播+」新模式,促進網絡直播平台與其他產業的跨界合作和線下相關產業的布局,為「網際網路+實體經濟」提供新的引領渠道,使網絡直播成為主流的溝通手段和傳播模式之一。

  其次,強化網絡直播監管,加強法律保障與技術管網能力。加強網絡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是保證網絡直播平台健康發展的關鍵。相關部門與各大直播平台應繼續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細則,積極引導網絡直播者加強自我規範,促進網絡直播行業相關權利保護,實現長期繁榮發展。技術上應利用科技手段加大網絡監管力度,引進或開發高效、精準、穩定的監控系統,對網絡直播者的不良行為展現予以及時制止與處置。網際網路主管部門應統籌兼顧,打造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監管機制,形成立體化、廣覆蓋的網絡直播監管體系。

  最後,加強網絡輿情引領,培養選拔網絡主播領袖。網絡直播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網絡直播行業的興起豐富了網絡輿論的形成渠道,擴大了網絡輿論的影響群體。應加強網絡輿論引導,促進網絡直播從業人員合理性自律,在社會倫理與法律道德允許的範圍內做出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行動言論。物色、培養和選拔高素質的代表人物,提前介入網絡直播過程,將工作重心放在初期工作上,儘早掌握培養選拔網絡直播行業代表人物的主動權。打造更多正能量網紅,通過網絡輿論塑造大眾健康積極的價值觀,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四、總結

  目前,我國網絡直播行業仍處於高速發展期,其未來發展前景良好。應當抓住網絡直播行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社會各領域及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創造大量就業崗位與消費機會,為我國網際網路產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助力網絡強國建設。與此同時,應消除網絡直播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弊端,從網絡直播內容和相關從業者下手,強化價值引領,克服網絡直播行業開端粗放發展帶來的消極社會影響,及時制止網絡直播行業中的不良現象,促進網絡直播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網絡直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