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際原油市場動態持續影響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根據權威監測數據顯示,本計價周期內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已出現較大幅度回落。這一趨勢將直接影響5月19日開啟的新一輪油價調整窗口結果。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原油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截至5月8日,國際原油市場監測顯示,本周期內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報收於7.22%。這一數據表明,在過去10個交易日內,國際油價整體呈現下行態勢。若後續交易日中未出現顯著反彈,國內汽柴油零售限價或將面臨下調壓力。
依據現行《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國內成品油價格遵循"十工作日一調整"原則。當國際市場原油均價變化幅度超過50元/噸時啟動調價程序;若未達閾值則自動滾入下一周期計算。該機制既保障了市場響應靈敏度,又避免了頻繁小幅波動對消費者的干擾。
截至5月9日,本輪計價周期已推進至第四個工作日。距離5月19日24時調價窗口開啟尚有6個工作日。從歷史數據看,剩餘時間足以改變當前7.22%的基準走勢。若國際油價持續低迷,最終變化率可能突破50元/噸紅線;反之則存在擱淺或縮小調整幅度的可能性。
根據管理辦法規定,在極端地緣政治衝突、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下,主管部門可採取暫停調價、延後執行或壓縮調整幅度等措施。這種彈性安排確保了國內成品油供應在複雜國際環境中的穩定性。
總結:當前計價周期內原油價格變化率已進入關鍵觀察階段,5月19日將成為本輪調價的最終判定節點。消費者需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動態,特別是OPEC+政策動向及全球經濟復甦情況對油價的影響。無論最終是否調整,現行定價機制始終遵循國際規則與國內實情相結合的原則,力求在保障市場活力與維護消費權益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