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原油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原油行業資訊:國際油價年內最大跌幅近18%,供需博弈下或現V型反轉
 原油 2025-03-15 10:29:4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3月13日,紐約WTI原油期貨價格跌至66.55美元/桶,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於69.88美元/桶。2025年以來,國際原油市場經歷劇烈波動,年初因地緣政治因素快速上漲後,在供應增加、需求疲軟等多重壓力下連續下跌,年內最大跌幅一度達18%,跌至近三年低位。當前油價雖企穩但震盪加劇,未來走勢將取決於政策調整與宏觀環境變化。

  一、原油市場遭遇供需雙殺:年內最大跌幅超18%

  2025年國際原油價格呈現「過山車」行情。年初受美國制裁俄羅斯能源行業影響,WTI原油一度沖高至80美元/桶;但隨後因供應端壓力與需求預期轉弱,價格持續回落。3月5日,WTI期貨盤中跌至65.22美元/桶(2023年5月以來最低),布倫特原油跌破68.33美元/桶(2021年12月以來新低)。自1月16日至3月中旬,國際油價區間跌幅超15%,供需失衡成為主要拖累因素。

  二、原油價格波動背後的三大核心利空因素

  1. 供應端壓力驟增:歐佩克+於3月初宣布從4月起恢復日均約20萬桶的產量,結束此前延長至第一季度末的減產政策。這一意外決定直接引發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加劇油價下行壓力。

  2. 需求側預期轉弱:美國加征關稅導致全球主要經濟體衰退風險上升,疊加終端消費疲軟(如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連續6周攀升至4.337億桶高位),進一步削弱油品需求前景。

  3. 地緣局勢緩和:俄烏衝突談判持續推進,巴西邊境衝突也現停火跡象,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擔憂明顯降溫。

  三、原油多空博弈加劇:機構預測與市場情緒分化

  儘管油價持續承壓,但下行空間仍受多重因素制約。一方面,美國庫存季節性累庫接近尾聲(春季檢修或於3月中旬結束),可能緩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若「歐佩克+」再度調整增產計劃或地緣衝突升級,將為油價提供反彈動力。機構預測呈現顯著分歧:

  某國際投行將布倫特原油全年均價預期下調至70美元/桶,認為存在跌破60美元的風險;

  部分分析指出,若下半年中國經濟復甦帶動需求回升,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油價或從低位反彈形成「V型」走勢,波動區間可能收窄至5580美元/桶。

  四、原油未來走勢展望:政策與地緣風險仍是關鍵變量

  當前布倫特原油在70美元附近震盪,短期需關注三大焦點:

  1. 供應政策調整:「歐佩克+」4月增產計劃的執行力度及後續政策動向;

  2. 宏觀環境變化: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需求的影響、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

  3. 地緣局勢發展:俄烏衝突進展、伊朗與委內瑞拉制裁解除可能性。

  分析顯示,二季度原油市場或面臨階段性供應過剩,但若下半年供需關係改善疊加宏觀經濟企穩,油價有望回升至7080美元區間。

  總結

  2025年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的背後,是供需失衡與宏觀風險交織的結果。短期內,市場需消化增產預期和庫存壓力;長期來看,政策調整、經濟復甦及地緣政治仍是核心變量。在多重不確定性下,油價可能呈現先抑後揚的「V型」軌跡,但能否企穩關鍵仍取決於主要產油國的協同行動與全球經濟韌性。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原油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