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貴州省六盤水市近日迎來氫能領域重要突破——該省首座固定式大型氫能綜合能源站順利通過驗收並投入運營。這座日加氫能力達2000公斤的能源樞紐,不僅標誌著六枝特區"氫能走廊"建設邁出關鍵步伐,更成為西南地區探索能源結構轉型與綠色交通體系建設的重要實踐樣本。項目採用國際領先的氫能裝備技術,實現了從制氫到應用的全鏈條創新突破,為區域清潔能源替代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路徑。
在能源站建設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煙臺東德氫能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其自主研發的隔膜壓縮機採用創新膜腔設計與智能監控系統,在520MPaG進氣壓力下可實現45MPaG高壓輸出,流量達1500Nm³/h,有效滿足重卡加氫場景對純度和效率的嚴苛要求。該設備通過雲平台遠程運維功能降低運營成本,確保全天候穩定供能。項目負責人介紹:"三台加氫機同時作業時,僅需20分鐘即可完成氫能重卡補給,日均服務車輛可達130150輛,顯著提升區域物流運輸效率。"
該能源站作為LNG與加氫合建項目,其氫源來自本地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工程。通過整合六枝特區豐富的焦爐煤氣資源和綠氫發展潛力,未來將構建起"制儲運加用"完整產業鏈條。東德氫能在此過程中不僅供應核心壓縮機設備,更深度參與工程施工與整站聯調服務,展現了從技術研發到場景落地的全流程服務能力。這種"設備+工程+運維"的一體化模式為區域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標準化解決方案。
項目數據顯示,氫能重卡單次加注可續航400600公里,其靜音、零排放特性顯著改善了傳統重型車輛的使用體驗。相比柴油車,每輛氫能重卡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5噸,這對六盤水這樣的資源型城市實現產業綠色轉型具有重大意義。東德氫能表示將持續參與"氫能走廊"建設,通過液驅壓縮機、摻氫裝備等多元化技術方案推動氫能向化工、電力等領域延伸應用。
結語: 貴州首座氫能綜合能源站的建成投產,不僅是西南地區能源結構優化的關鍵節點,更彰顯了中國在氫能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以東德氫能為代表的專精特新企業通過突破關鍵裝備技術瓶頸,正加速構建覆蓋全場景的氫能生態體系。隨著"煤焦氫"產業鏈深度整合與基礎設施規模化建設,貴州有望在全國"雙碳"進程中樹立起綠色轉型的區域典範,為全球能源變革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