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建發股份(600153)近期披露的一項擔保計劃引發市場關注。公司通過為旗下子公司提供關稅保證保險項目擔保,進一步強化了供應鏈業務的金融保障體系。此次涉及總金額達34.20億元人民幣的擔保動作,既展現了企業對上下游合作夥伴的支持力度,也反映出其在風險管理領域的精細化布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保險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建發股份為旗下上海、天津等多地子公司投保關稅保證保險提供擔保支持,覆蓋貨物通關環節的風險管控。此舉通過引入太平洋財產保險廈門分公司等機構的信用增信服務,有效降低了企業資金占用成本。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計對外擔保餘額已達1,727.56億元人民幣及31.04億美元,彰顯了其作為供應鏈龍頭企業在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
從近三年財務表現看,建發股份資產負債率呈現連續下降趨勢,由2022年的75.13%降至2024年的70.29%,顯示企業正通過主動管理改善資本結構。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營收規模有所波動(20222024年分別為8,328.12億、7,636.78億和7,012.96億元),但其擔保業務的穩健擴張與風險控制能力形成有效對沖。當前無逾期擔保記錄,進一步驗證了企業的信用管理效能。
作為廈門市國資委控股的綜合服務商,建發股份通過257家參控股企業構建起覆蓋供應鏈物流、能源開發等多領域的產業網絡。從廈門總部到新加坡商事平台的全球化布局,再到新興能源、漿紙集團等專業板塊,其業務生態的完善性為擔保額度調整提供了堅實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淨利潤波動背景下(2024年歸母淨利同比下滑77.52%),公司仍保持對核心業務的戰略投入。
天眼查數據顯示,建發股份通過持續優化風控機制有效控制潛在風險。企業主動披露的775條自身風險信息及調整後的擔保限額管理策略,體現了其透明化運營理念。在不設定反擔保條件的前提下保障交易安全,既需要精準的風險評估模型支撐,也反映了對合作方資質的嚴格篩選標準。
此次關稅保證保險項目的推進,既是建發股份深化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踐行"雙循環"戰略的具體實踐。通過金融工具創新與產業資源協同,公司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正持續提升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未來隨著擔保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風險防控體系的完善,這家千億級國企有望在複雜經濟環境中保持穩定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