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推動了對關鍵礦產資源和電池產業鏈的需求。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南非憑藉其豐富的鋰、鉑等戰略資源,正加速布局新能源領域,並尋求與中國深化合作以搶占全球綠色經濟制高點。兩國在可再生能源開發、電池製造及電動汽車零部件生產方面的協同效應,不僅將重塑區域供應鏈格局,也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新範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池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南非擁有占全球7%的鋰儲量和約40%的鉑族金屬資源,這些材料是製造動力電池和氫能燃料電池的核心原料。南非貿易部官員指出,該國正聯合其他非洲國家規劃區域性電池生產網絡,旨在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力。目前中國已成全球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年產量超特斯拉兩倍有餘,這為中南合作提供了直接契機。通過技術轉移與投資合作,南非有望成為全球電動車關鍵零部件的區域製造中心。
電力短缺制約了南非經濟發展,其發電裝機容量缺口達30%以上,電網升級改造亟需約400億美元投資。中國在光伏、風電領域的成熟經驗正吸引南非關註:兩國計劃在北開普省共建非洲最大太陽能園區,並探索風能制氫項目。同時,電動汽車領域合作空間廣闊——南非已出台政策鼓勵本地化生產,中方企業可依託其全產業鏈優勢參與充電樁網絡建設及電池回收體系開發。
美國近期對進口汽車加征30%關稅的政策,可能使南非汽車產業年損失超15億美元。儘管存在90天緩衝期,但南非決策層強調不會採取單邊報復措施。作為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協議的非洲國家,南非正通過金磚框架強化與印度、巴西的貿易紐帶,並依託非洲自貿區(AfCFTA)擴大區域市場准入。數據顯示,南非對華出口額已連續三年增長超10%,紅酒、海產品等特色商品在華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中產消費群體(逾1億人),其消費升級趨勢為南非帶來結構性機遇。除傳統礦產貿易外,南非正積極推廣天然博士茶、蘆薈護膚品及高端海產等差異化商品。數據顯示,2023年南非對華葡萄酒出口量同比增長47%,但市場份額仍不足5%——若能通過跨境電商和線下體驗中心提升品牌認知度,未來增長潛力巨大。兩國在中醫藥聯合研發領域亦存突破空間,本地化生產可降低非洲藥品成本達30%50%。
總結
從礦產開發到電池製造,從中資光伏電站建設到天然產品貿易升級,中南綠色經濟合作正形成多點支撐的立體格局。南非憑藉資源稟賦與區位優勢,有望成為非洲新能源產業樞紐;而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技術輸出,則為這種互補性合作注入持續動能。隨著金磚機制擴容和RCEPAfCFTA對接深化,兩國在能源轉型、產業鏈重構中的協同效應將加速釋放,共同書寫發展中國家主導的全球綠色經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