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力 資訊詳情
固態電池產業催化密集,CIBF2025引領技術新突破
 固態電池 2025-05-15 08:54:1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核心方向,正迎來關鍵的技術驗證與產業化節點。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固態電池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超40%,頭部企業加速推進中試線建設。在此背景下,即將於5月15日17日在深圳舉辦的CIBF2025國際電池展成為技術集中展示平台,聚焦固態電解質、鋰金屬負極等前沿領域,預計將釋放更多產業信號。

  一、行業動態與新品發布推動固態電池加速落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CIBF2025展會中,固態電池被列為產品維度唯一設置全天論壇的主題方向。據會議日程顯示,硫化物電解質技術出現頻率最高(4次),聚合物方案(3次)、氧化物路線(2次)及鋰金屬負極應用(2次)均成為討論焦點。這一動態側面印證了全固態電池中硫化物體系的成熟度優勢,同時聚合物方案在量產路徑中的潛在突破性也不容忽視。

  同期產業動作密集:5月15日星源材質將舉辦新品發布會;5月1617日期間,國軒高科計劃發布固態電池技術成果,金博股份則推出多孔碳材料相關產品。這些事件進一步表明,企業正加速布局固態電池關鍵環節,並可能在2024年迎來半固態產品的商業化交付窗口期。

  二、核心產業鏈環節的技術演進與投資價值

  從技術路線對比看,聚合物電解質因工藝兼容性高且成本可控,在當前量產階段更具可行性。而硫化物/鹵化物混合方案的探索加速,推動全固態電池向產業化邁進。關鍵材料領域呈現以下趨勢:

  1. 負極材料革新:矽基負極憑藉高理論容量(4200mAh/g)成為半固態電池的首選方案,並持續突破膨脹抑制技術;鋰金屬負極則通過集流體結構優化(如複合箔材)解決枝晶問題,為全固態路徑鋪路。

  2. 電解質膜量產突破:帶基膜的複合固態電解質膜已具備規模化生產條件,其離子電導率可達10⁻² S/cm級別,在半固態電池中率先實現應用。

  3. 設備與工藝適配:干法電極技術、等離子清洗設備等配套環節的技術疊代,為固態電池製造提供工藝保障。

  三、產業化進程與市場潛力展望

  根據行業預測,2025年半固態電池有望在高端電動車領域實現批量交付(滲透率約15%),而全固態方案的開發競賽已進入關鍵驗證階段。除動力電池外,低空飛行器、儲能系統及智能機器人等新興場景為固態電池開闢增量市場空間。

  當前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正通過技術合作與資本投入加速布局:上游電解質材料廠商推進硫化物量產線建設;中游電芯企業聯合車企進行車規級測試;設備端則重點突破高精度塗布、卷對卷加工工藝。隨著20242025年多款固態電池產品的落地,產業鏈相關企業的技術儲備與產能規劃將成為核心競爭力分水嶺。

  總結

  CIBF2025展會及密集的新品發布活動,標誌著固態電池產業正從實驗室研發轉向產業化競爭。硫化物、聚合物等電解質路線的並行推進,矽基負極與複合集流體的技術突破,以及關鍵材料量產能力的提升,共同構成該領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未來12年將是半固態向全固態過渡的關鍵窗口期,在新能源汽車、無人機及儲能市場的帶動下,固態電池產業鏈有望迎來規模化應用拐點。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固態電池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