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山東省政府發布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慧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旨在加速人工智慧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這一系列政策聚焦科技創新、要素供給、場景應用和生態構建四大方向,通過真金白銀的投入和系統化布局,為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白銀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山東省提出「策源引領」戰略,計劃每年布局150項以上基礎研究項目,重點支持多模態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領域探索。通過實施產業科技創新行動,將遴選10項重大攻關項目解決關鍵技術瓶頸,並強化創新平台建設,推動人工智慧晶片和軟體研發。政策明確對重點領域創新成果給予專項獎補,以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
為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山東省圍繞「大算力」「大數據」「大模型」三大方向加大投入:
算力保障:通過發放「算力券」,按比例補貼企業購買算力交易金額,推動普惠算力普及。
數據驅動:每年遴選10個高質量語料庫進行「語料券」獎補,並推進數據管理能力評估試點,激發數據要素活力。
模型創新:開展垂直領域行業大模型「揭榜掛帥」,每年支持30個大模型產品並發放「模型券」,加速高效能模型開發。
依託山東豐富的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政策提出實施「人工智慧+」行動:
年度遴選10個標杆場景給予獎補,並支持建設行業「產業大腦」等賦能平台。
通過政府採購、首台套保險補償等方式推廣創新產品,重點培育元宇宙、人形機器人、智能家居等領域應用。
統籌財政資金強化政務服務領域智能化支撐,推動政府服務規範化和便利化。
為構建良性產業生態,山東省將從企業培育、區域布局和人才引育多維度發力:
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先進位造業集群給予獎勵,並落實稅收優惠。
支持創建未來產業加速園等創新載體,打造人工智慧特色應用場景。
設立專項基金,統籌超長期特別國債、政府債券資金支持重點項目,預計2025年前省級財政投入將達10億元左右。
對頂尖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實施「一事一議」,並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
總結:政策賦能 開啟智能新未來
山東省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以全產業鏈思維為指引,通過科技創新、要素供給、場景應用和生態構建四輪驅動,系統性解決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問題。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落地,從資金支持到人才保障,28條政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創新支撐體系。隨著「算力券」「模型券」等特色舉措的實施,以及財政資源的持續投入,山東有望加速建成全國人工智慧示範應用高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這一戰略布局不僅體現了山東省搶占智能時代先機的決心,也為全國人工智慧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