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美國眾議院提出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法案草案顯示,美國住宅太陽能投資稅收抵免(ITC)政策可能面臨重大調整。這項持續近二十年的核心激勵措施若按新提案執行,將導致戶用光伏補貼提前十年終止,並對全美清潔能源轉型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光伏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最新法案草案,美國住宅太陽能30%投資稅收抵免的截止日期擬從2034年大幅提前至2025年底。這一決定打破了原定逐步退坡計劃(原方案為每年遞減5%),直接取消了未來十年內的補貼延續空間。與此同時,商業及公共事業光伏項目的稅收優惠雖得以保留至2028年,但後續將按年度比例階梯式縮減:2029年降至80%,到2032年完全退出。這種"斷崖式"政策調整打破了行業預期,與當前美國清潔能源產業年均25%的擴張速度形成強烈反差。
光伏行業協會測算顯示,若新法案通過,美國戶用光伏安裝量可能在2026年下降超過40%,直接威脅到全美19萬個工作崗位。供應鏈企業將被迫面對需求驟降帶來的庫存壓力,部分中小企業甚至可能出現生存危機。更值得關注的是,政策變動可能導致已簽訂的項目合同違約風險激增,金融機構對清潔能源項目的融資信心將受到嚴重打擊。
統計數據顯示,在美國太陽能裝機容量增長最快的前十州中,有七個屬於傳統共和黨支持地區。這些"紅州"正是依賴稅收抵免政策實現光伏平價上網的關鍵市場。突然的政策轉向將導致這些地區電網升級進程受阻,加劇能源轉型不均衡狀況。例如亞利桑那州2023年新增光伏裝機中,家庭系統占比達65%,政策變動可能導致該州清潔能源目標落空。
當前中國光伏組件占據美國市場80%份額的背景下,補貼退坡可能加速產業外移趨勢。分析模型顯示,在完全取消稅收抵免後,美國家庭光伏發電成本將上升23%35%,削弱其在全球能源市場的競爭力。這不僅影響拜登政府2035年零碳電網目標的實現進度,更可能導致美國在光伏製造回流計劃中錯失窗口期。
法案提議者強調需要平衡聯邦預算,但行業測算顯示太陽能補貼實際占GDP比重不足0.1%。相較之下,過早終止激勵措施可能迫使政府在未來十年額外支出超500億美元用於電網升級和化石能源補貼。這種"左手省右腳花"的政策選擇,凸顯了短期財政目標與長期能源戰略之間的深層矛盾。
總結來看,這份引發廣泛爭議的法案草案,將美國光伏產業推至關鍵轉折點。在清潔能源轉型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過早取消核心激勵措施不僅會損害行業基礎建設,更可能削弱美國在全球低碳經濟競爭中的地位。政策制定者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在財政紀律與能源安全、氣候承諾之間找到可持續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