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瑰寶,在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中發揮著獨特作用。為加快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近日下達2025年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1228萬元,聚焦服務體系完善、人才培育優化及文化傳播深化三大方向,以系統化支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面提質增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中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兵團財政局規劃,本年度中醫藥發展資金將重點投向健全服務體系、加強特色人才培養和弘揚傳統文化三個核心領域。通過"補短板、強弱項"的精準施策路徑,強化基層服務能力,完善中西醫協作機制,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應急處置能力,並構建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立體支撐網絡。
專項資金將優先用於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中醫館,配備現代化診療設備。同時推進中西醫協同發展機制創新,建立重大傳染病防治中的聯合診療平台,確保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預計可使兵團轄區80%以上基層醫療機構具備規範化的中醫藥服務能力。
針對中醫藥傳承面臨的"青黃不接"問題,專項資金特別規劃實施"師承教育+院校培養"雙軌制。一方面支持建立名老中醫工作室,通過師徒結對實現臨床經驗的代際傳遞;另一方面強化醫學院校課程體系建設,增設經典研讀、臨床實踐等特色模塊。重點向基層定向輸送具備"西學中"背景的專業人才,力爭三年內將兵團中醫藥人員學歷達標率提升20個百分點。
在文化傳播領域,專項資金投入力度顯著增強。計劃通過製作系列科普短視頻、舉辦中醫養生文化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傳播矩陣。特別注重開發適合青少年群體的互動體驗項目,預計年內將開展20場以上中醫藥知識進校園活動,並完成3部反映兵團特色療法的紀錄片拍攝,力爭使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提升5個百分點。
為確保專項資金精準使用,兵團財政局建立動態監測與績效評估體系。通過設立項目進度跟蹤台帳和效益分析指標庫,實時掌握資金流向及實施成效。同時優化分配方式,對重點難點領域實施"靶向支持",優先保障邊遠團場中醫藥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形成"規劃執行監督"的閉環管理體系。
此次專項資金的精準投放標誌著兵團在推進健康中國戰略中邁出了堅實步伐。通過強化服務網絡、人才梯隊和文化根基三大支柱,不僅能夠有效破解中醫藥傳承創新中的瓶頸問題,更將為人民群眾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優質中醫藥服務,推動形成具有兵團特色的中醫藥振興發展新格局。這一系列舉措既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也為區域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