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1至4月,全國鐵路運輸在客運規模、服務升級和跨境交流等多個維度取得突破性進展。數據顯示,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達14.6億人次,同比增長5.9%,創同期歷史新高;同時發送外籍旅客568.7萬人次,增幅高達32.1%。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彰顯了鐵路網絡的強勁活力,更折射出中國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復甦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鐵路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鐵路部門統籌優化線路資源,充分挖掘高鐵成網優勢,日均開行旅客列車達11224列,同比增長7.1%。通過動態調整運力配置,在熱門方向加開夜間高鐵,新投用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等舉措,有效滿足了激增的出行需求。廣深港高鐵跨境運輸表現尤為突出,發送旅客量達1017.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4.7%,成為區域經濟聯動的重要紐帶。
針對市場需求精準發力,鐵路部門推出"熊貓專列""大河之南號"等特色旅遊專列,通過串聯景區資源和優化服務體驗,今年前四個月累計開行367列,同比增長23%。特別研發的適老化列車與沿線產業聯動,不僅助力銀髮經濟蓬勃發展,更拓展了沉浸式旅行消費場景。中老鐵路跨境旅客運輸量突破10.5萬人次,增幅達32.5%,印證了國際旅遊市場的強勁復甦態勢。
通過強化智能應用與人性化設計的結合,鐵路部門推動12306系統功能疊代,實現70條線路計次票覆蓋,並在京津城際試點社保卡乘車。針對特殊群體推出老年會員積分優惠,動態增加安檢通道提升通行效率,確保基本服務保障的同時,持續完善無障礙服務體系。隨著過境免簽政策的優化落地,鐵路部門還通過多語種服務、跨境購票便利化等措施,為外籍旅客提供更優質的出行體驗。
此次鐵路運輸各領域的顯著增長,既得益於基礎設施網絡的不斷完善,也體現了精準施策下服務效能的全面提升。從高頻次列車開行到特色旅遊產品開發,從智能系統升級到人文關懷深化,中國鐵路正以創新活力構建起覆蓋廣泛、品質卓越的服務體系,在助力經濟循環暢通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持續發揮關鍵作用。未來隨著更多線路投入運營和服務模式疊代優化,鐵路運輸的綜合效益還將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