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公路 資訊詳情
中美貿易政策調整下的國際貨運市場動態及趨勢分析
 貨運 2025-05-15 13:36:5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中美貿易關係階段性緩和,促使國際貨運市場格局發生顯著變化。美線航運需求的激增與運價波動成為關注焦點。從上海到北方港口的貨櫃運價指數顯示,關鍵航線價格在經歷持續下跌後觸底反彈,反映出市場對關稅政策調整的敏感反應。

  一、中美貿易政策調整引發貨運市場劇烈波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貨運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兩國關稅戰階段性降溫,美線航運出現"搶運潮"現象。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5月9日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回升至1345.17點,較前一周微漲0.3%。其中美西航線運價達2347美元/FEU,環比上漲3.3%,美東航線運價為3335美元/FEU,漲幅1.6%。這一反彈與此前趨勢形成鮮明對比——今年2月至4月,中國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連續三月下跌,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分別累計下降超20%和17%,顯示貿易摩擦對貨運市場的顯著衝擊。

  二、關鍵航線運價指數呈現V型反彈趨勢

  寧波航運交易所監測數據顯示,美西航線運價指數在經歷三個月的持續下滑後(從1月3日的3016.28點跌至3月下旬低點1017.39點),自4月中旬開始波動回升,5月9日已升至1471.92點。北方港口運輸數據進一步印證這一趨勢:天津美西航線貨櫃運價在5月14日單周飆升超11%。這種V型走勢反映出市場對關稅政策調整的快速響應——貿易商為規避潛在風險,集中釋放此前延遲的出貨需求。

  三、短期搶運潮與長期不確定性並存的市場預期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當前美線運價回升主要源於4月積壓訂單的集中釋放。受前期關稅加征影響,大量出口商推遲發貨,而政策暫緩後形成的"補庫窗口期"推動貨量激增。不過分析也強調需理性看待後續走勢:儘管短期搶運可能延續至傳統旺季(68月),但歷史經驗顯示貿易戰進程存在反覆風險——2018年關稅談判期間曾出現多輪波動,可能導致運價回升受阻。

  四、市場供需結構變化下的長期博弈態勢

  從供應鏈視角看,美線運力分配正面臨新的平衡挑戰:此前因中美航線盈利壓力加劇,部分船公司轉向歐線運輸,但當前需求回暖可能緩解這一趨勢。然而長期來看,貨櫃運價受制於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船舶供給過剩(全球在建箱船訂單占比達18%)以及通脹對消費端的影響,難以出現持續性暴漲。

  總結

  中美關稅政策調整引發的貨運市場波動呈現典型"短期脈衝式回暖+長期結構性承壓"特徵。當前美線運價回升主要受階段性搶運推動,但需警惕後續政策反覆及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帶來的下行風險。未來航運企業將面臨更複雜的定價環境,在把握短期機遇的同時,仍需強化對貿易摩擦周期性波動的應對能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貨運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