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廢舊紡織品的產生量逐年增加。2022年,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量達到415萬噸,儘管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較2021年有所下降,但與2015年相比仍增長了59.62%。預計到2025年,我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將達到25%,再生纖維產量達到200萬噸。在國家政策支持和環保意識提升的背景下,廢舊紡織品回收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回收體系不完善、技術標準不健全等。本文將深入分析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行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以期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2025-2030年中國廢棄物回收轉制發電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消費國,每年纖維消費總量約3000萬噸,人均纖維消費量約22.4公斤,基本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隨著服裝淘汰周期的縮短,每年產生大量廢舊紡織品。然而,目前我國廢舊紡織品的整體回收利用率仍然偏低,主要原因是體制機制、回收體系、分揀方式、技術和標準等方面的不足。儘管如此,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的環境效益顯著,每回收利用1千克廢舊紡織品,可降低3.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節約6000升水,減少使用0.3千克化肥和0.2千克農藥。
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發展目標。這一政策的出台為我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產業的中長期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於完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回收量逐年遞增
2015-2022年,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017年,國務院出台政策禁止進口廢紡織原料及製品,此後國內廢舊紡織品回收量大幅上漲。2017年回收量達到350萬噸,同比上漲29.63%。2019年回收量超過400萬噸,同比上漲5.26%。2020年和2021年回收量分別為430萬噸和475萬噸,同比分別上漲7.5%和10.47%。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回收量略有減少,為415萬噸,同比下降12.6%,但與2015年相比仍增加了155萬噸,增長率為59.62%。
(二)創造的經濟效益顯著
2015-2022年,廢舊紡織品回收價值總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015年回收價值為7.54億元,2021年回收價值達到26.1億元,同比增長21.40%,約是2015年回收價值的3倍以上。2022年回收價值有所降低,僅為16.6億元,成為「十四五」以來最低水平。
(三)進口量斷崖式下降
2016年我國進口廢舊紡織品約29.1萬噸,2017年約為27.3萬噸。2018年之後,受政策影響,廢舊紡織品進口量呈現斷崖式下降。2018年僅廢毛還有小規模進口,廢棉和廢布進口已受到限制,進口量約為0.92萬噸,同比下降96.63%。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進口量分別為0.83萬噸、0.82萬噸、1.1萬噸。
(一)缺少行業數據統計
我國目前缺乏專門的機構統計廢舊紡織品行業數據,缺少官方數據的發布。在「十四五」時期,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行業的統計工作迫在眉睫。
(二)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體系尚未建立
目前與紡織業相關的法律條文及標準體系主要集中在生產端,尚未形成「生產—消費—廢棄—回收—再利用」鏈條上各個環節系統、全面的回收利用體系。居民自覺回收意識不足,資源浪費嚴重,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利用存在瓶頸,制約行業規範、有序發展。
(三)盈利空間有待提升
廢舊紡織品回收主體多為規模較小的小型企業或個體經營戶,存在「利大搶收,利少不願收,無利不收」的情況。業內回收利用技術多數較為落後,同質化現象嚴重,再生產品附加值低,缺乏行業龍頭的示範引領,紡織品再生利用的上下游產業鏈不暢通,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普遍不足。
(一)建立行業數據統計機制
加強行業統計工作,推動廢舊紡織品回收過程和回收成效的數據化、透明化和真實化。建立工作機制,對行業企業數量、廢舊紡織品產生量、回收利用量等進行摸底統計,為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等相關方提供服務和監管依據,提升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行業統計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水平。
(二)加快構建回收利用體系
一是繼續鞏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成效,加大廢舊紡織品專用回收箱投放範圍,從源頭提高廢舊紡織品的回收效率;二是出台廢舊紡織品回收監督機制和補貼機制,激勵回收主體進行回收模式的改革;三是推進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引導生產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對紡織產品的生產—銷售—回收—處理全過程負責。
(三)培育龍頭企業
進一步健全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培育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打造功能完善、生態環保的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體系。鼓勵龍頭企業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對工藝、設備進行調整和優化,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拓寬龍頭企業回收渠道,推廣兜底回收企業把高價值、低價值可回收物一併收運,提升企業積極性,為未來廢舊紡織品大規模回收、高值化利用提供保障。
(四)完善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標準體系
廢舊紡織品回收行業前景分析指出,加強並完善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標準體系建設,以國家標準為引領,以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為補充,逐步解決廢舊紡織品收、儲、運、用產業鏈條標準不足、缺失的問題。同時加大對標準化工作的宣傳力度,推動標準、規範在企業落地實施,鞏固標準化建設工作成果。
2015-2022年,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量和回收價值總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近年來,國家對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政策支持力度越來越大,行業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機遇並存。未來,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行業亟需從健全回收體系、提升關鍵技術、完善行業標準等方面不斷尋求突破,才能使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在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背景下,我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能力和水平必將有十分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