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作為我國板栗的主要產區之一,擁有豐富的栽培品種和野生遺傳資源。然而,近年來該省板栗產業發展卻遭遇了瓶頸。數據顯示,2021年湖北省板栗產量達359237噸,位居全國第二位,但種植效益低下、病蟲害嚴重等問題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探索湖北省板栗產業發展受阻的原因,相關調研活動在全省範圍內展開,旨在為新時期湖北省板栗育種研究、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板栗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湖北省板栗栽培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全省各縣(市)均有板栗栽培,集中分布在大別山區、大洪山區和秦巴山區。經過多年的栽培和良種選育,已形成十多個板栗良種,包括早熟品種紅毛早、早棗紅1號等,中熟品種桂花香、羊毛栗等,以及晚熟品種紅光油栗、九月寒等。這些品種主要用於菜食,炒食栗在湖北也有一定產量,主要分布在巴東、神農架及房縣一帶。
板栗市場發展現狀分析提到湖北省板栗栽培面積大,加工企業已成規模。全省現有板栗林多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設的老闆栗林,2000年以後建的板栗林約占40%。以大別山早熟板栗區產量最大,主要分布在羅田、麻城等縣市。各地普遍開展了板栗採收後的處理、貯藏保鮮和各種板栗食品加工工作。例如,羅田縣全縣板栗栽培面積約40000公頃,總產量約6萬噸/年,形成了30餘家板栗加工企業,其中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有6家,年收貯、加工能力達到4.5萬噸,開發了板栗罐頭、速凍板栗仁等系列產品,年創系列產值約12億元。
板栗是湖北省傳統出口商品,2021年產量位居全國第二位,在世界市場中占有重要份額。羅田益佳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板栗的出口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國內市場對板栗的需求也隨著深加工休閒食品的開發上市而日益遞增。湖北省板栗產業發展的空間巨大,前景看好。
(一)病蟲危害嚴重
病蟲害是影響板栗產量和品質的最嚴峻問題,且近年來有加重趨勢。板栗在種植過程中會受到多種病蟲害威脅,如板栗枝枯病、剪枝象、栗實象等,造成板栗有花無果、減產,甚至死樹、死干。湖北省板栗蟲害主要有剪枝象和栗實象兩種危害最為嚴重,分別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發生,嚴重影響板栗產量和品質。
(二)種植效益低下
板栗種植效益低,表現為產量低、價格低、效益低。以羅田縣為例,全縣栗園平均單產僅有1200千克/公頃左右,而管理較好的板栗園單產平均應在3000千克/公頃以上。近年來板栗價格持續走低,2021年平均5.4元/千克,2022年平均5.0元/千克,板栗單產價值僅為4500~6000元/公頃,除去人工費用所剩無幾,嚴重影響了農民種植管理的積極性。
(三)栗園管理粗放
受板栗種植效益低下、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等因素影響,農村栗園缺乏管理,人種天養現象普遍。栗園的間伐、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基礎性管理工作基本無人願意做,板栗生產順其自然,導致板栗種植效益更加低下,形成惡性循環。當前,栗園過密、栗樹過高、品種混雜等問題非常突出。
(四)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
湖北省缺乏強勢的龍頭企業。以羅田縣為例,全縣雖有30餘家板栗加工企業,但普遍存在實力不強、規模較小、經營水平較低等問題,加工產品附加值低,同質化嚴重,市場拓展能力弱,無力拉動羅田板栗產業發展。
(五)市場競爭無序
板栗鮮果市場和加工產品市場基本處於無序競爭狀態。板栗加工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生產的產品、銷售的市場基本趨同,導致在市場上相互殺價,惡性競爭,品牌得不到保護,加工增值空間狹小,企業發展長期處於低水平狀態。近年來,網絡電商銷售發達,價格更加透明,存在「劣栗驅逐良栗」現象,好板栗賣不出好價格,甚至有外地調入劣質栗以次充優衝擊本地市場。
(六)良種應用良莠不齊
湖北省板栗生產中長期存在良莠不齊的局面,栽培不分品種良莠,不考慮品種區域布局,一處基地往往有多個品種,極不適應板栗商品化、專業化生產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板栗的商品價值,直接影響到湖北省板栗的市場占有率。
(一)加大板栗生產新技術培訓力度
在湖北省板栗生產大縣,每年針對板栗生產專技人員進行新技術培訓,重點推廣板栗低改技術、栗園科學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土肥管理技術。通過技術培訓,實現栗園的科學管理,提高板栗產量和質量。
(二)開展板栗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
實行專業化統防統治是目前防治板栗病蟲害的有效途徑。政府應組織有力的統防統治措施,整合相關部門技術力量,加強病蟲測報工作,為栗農提供全方位服務。預計統防統治後,產量可提高30%以上,蟲害率可降低到10%以內,板栗收購價格可平均提升2.0元/千克。
(三)推廣板栗品種區域化種植,實施區域品種改良
在板栗生產大縣推廣板栗生產區劃,推廣分片區分品種新建栗園和改造低產栗園。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建設板栗品種園和母本園。按照品種區域化規劃,建設晚熟品種區、優質中熟品種區、早熟品種區,每區重點推廣一個品種。
(四)大力推廣栗園低產林改造工作,科學管理栗園,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
對現有低產栗園,大力推廣栗園管理增產技術,按照板栗豐產林技術規程管理,採取改良品種、合理調整密度、土壤翻耕施肥、降低樹冠高度等綜合措施進行改造,有效提高板栗產量。
(五)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
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是解決板栗種植產量低、價格低、效益低問題的關鍵舉措。應加大推廣力度,提高板栗標準化生產的應用和覆蓋率,推進農村栗園向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種植大戶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
(六)發展板栗林下經濟,增加林地複合經濟效益
推動板栗林下經濟發展,板栗林下種植菊花、金銀花等有效益作物,優化板栗林下經濟結構,發展林游、林種、林養模式,增加單位面積產值。
六、總結
湖北省板栗產業作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對發展全省廣大山區經濟、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湖北省板栗產業發展面臨產品單一、附加值低、種植效益低等問題。未來,湖北省板栗產業應抓住機遇,堅持提高質量和拓展市場並重,積極發展板栗種植和套種林下經濟,實施品牌強農戰略,促使板栗產業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