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19日至23日,北京迎來國際燃氣行業盛事——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WGC2025)。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燃氣領域專業會議之一,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2700名代表參與,其中海外嘉賓占比超四成。在能源轉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這場被譽為"燃氣界奧林匹克"的行業盛會聚焦技術創新、國際合作與可持續發展,為全球燃氣產業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燃氣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世界燃氣大會由國際燃氣聯盟(IGU)每三年舉辦一次,至今已有90餘年歷史。本屆大會不僅是該活動首次落地中國,更以空前規模刷新紀錄:5萬平方米的展區吸引300家企業參展,80餘場專業論壇覆蓋全產業鏈議題。開幕式上,與會者圍繞低碳轉型、能源安全等核心話題展開深度探討,共同繪製燃氣產業未來圖景。
大會通過傳統議程與特色主題活動雙線並行,打造多層次交流平台。全體會議聚焦行業趨勢,時事辯論激盪創新思維;金融論壇和數位化論壇為產業升級提供資本和技術支撐;女性論壇與青年論壇則關注人才培育與多元化發展。展覽區作為核心亮點,不僅展示天然氣管線、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成果,更通過沉浸式體驗讓觀眾直觀感受行業前沿科技。
在能源基礎設施領域,國家管網集團首次參會即帶來重磅展示。其運營著全國60%的天然氣管線(總長超10萬公里),並推出開放服務交易平台——這一參考電商模式設計的系統,將跨區域輸氣流程簡化至"一鍵下單",顯著提升運輸效率與客戶體驗。展台數據顯示,該平台使新疆到上海的天然氣輸送環節從7家轉接優化為一站式完成。
在智能裝備展區,中國石化、北京燃氣等企業集中展示技術創新成果。中國石化通過頁岩氣勘探開發模型,直觀呈現4000米深地開採技術;國家管網集團則展出儲能業務與智能調控系統,彰顯能源網絡的韌性升級。北京燃氣帶來的"巡檢精靈"四足機器人搭載高精度傳感器,可自主完成社區管道泄漏檢測;自驅式電磁超聲內檢測裝備實現管道不停輸缺陷識別,兩項創新均獲得廣泛關注。
總結:行業盛會背後的發展啟示
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彰顯中國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通過技術展示與思想碰撞,為全球燃氣產業指明發展方向。從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到智能設備的場景落地,從低碳轉型的戰略規劃到國際合作機制創新,此次盛會傳遞出清晰信號:燃氣行業正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與技術創新,推動清潔能源體系加速成型。隨著大會成果向實踐轉化,其影響將持續輻射至未來數年的全球能源版圖重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