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0日)
當前我國環衛裝備市場正經歷顯著變革。在傳統領域面臨地方財政壓力的背景下,新能源化與智能化成為推動行業復甦的核心動能。數據顯示,儘管整體銷量短期承壓,但新能源環衛設備滲透率快速提升,並帶動細分賽道持續高增。隨著政策支持加碼、技術成本下降及場景應用拓展,行業正從存量競爭轉向結構性增長新階段。
2024年受地方財政壓力影響,環衛裝備全年銷量同比下滑8.1%至7.08萬輛。但進入2025年後復甦信號顯著:前四個月累計銷售2.57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4月單月增長達5.6%,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這一回暖主要得益於新能源領域的爆發式增長——同期新能源環衛裝備銷量3,782輛(含純電動及氫燃料電池車型),同比激增81.9%,滲透率從2024年同期的8.4%躍升至14.7%。
1)地方政府債務化解持續推進,為公共領域車輛更新提供穩定資金保障;
2)動力電池成本快速下降使長時作業場景經濟性凸顯;
3)"雙碳"政策推動下,各地區加速推進環衛車輛電動化進程。當前,城市道路清掃、垃圾轉運等主要應用場景已接近成本拐點,部分區域新能源裝備全生命周期成本已低於傳統車型。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2025年前四個月環衛裝備CR10達54.5%,新能源領域更高達68.1%。某龍頭企業以超30%的市占率占據新能源賽道絕對優勢,領先第二名近18個百分點。技術與資金壁壘加速中小企業出清,頭部企業正通過智能化轉型鞏固競爭優勢:
繼2023年首批15個一線城市啟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試點後,政策紅利加速向下沉市場延伸。2025年新增天津、常州等10個二、三線試點城市,計劃在三年內推廣新能源汽車超25萬輛,並配套建設24萬充電樁及365座換電站。與首批相比,第二批試點更強調全域覆蓋,重點解決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問題。
數據顯示,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仍是當前滲透率高地:19城2024年新能源環衛裝備銷量5,599輛(滲透率24.4%),而2025年前四個月雖受基數影響略有波動,但上海、深圳等7個城市滲透率仍突破30%。隨著試點常態化推進及配套網絡完善,二三線城市有望成為下一階段增長主引擎。
總結
在政策驅動與技術疊代的雙重作用下,我國環衛裝備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新能源化加速了傳統市場的結構優化,智能化轉型則重塑服務模式與競爭格局。隨著試點範圍擴大、成本曲線持續下行及場景應用深化,預計到2026年新能源滲透率將突破30%,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卡位有望進一步鞏固優勢地位。行業整體呈現"底部回升-結構性增長-模式創新"的三階段演進特徵,為綠色經濟轉型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