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19日至23日,北京迎來了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盛會——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作為全球燃氣領域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行業峰會,本屆大會以「賦能可持續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餘名代表及數萬名專業觀眾。展覽與論壇深度融合,集中展現全球燃氣產業在技術創新、低碳轉型和國際合作中的最新成果,為推動能源結構優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燃氣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今年的大會展覽於5月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開幕,300家國際企業攜前沿技術亮相。展區面積達5萬平方米,創下世界燃氣大會90餘年歷史之最。從上游勘探到終端應用,覆蓋全產業鏈的10餘個領域,包括油氣開發、長輸管線建設及城市燃氣服務等環節的技術突破在此集中展示。全球頂尖企業的參與不僅強化了行業協作,更凸顯了中國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展覽通過縱向貫通燃氣產業鏈的布局設計,系統呈現各環節的創新實踐。上游企業展示了高效勘探開發技術;中游領域聚焦長輸管線智能化建設與安全管控方案;下游則重點推出分布式供能系統及多元化應用場景。這種全鏈條展示模式有效推動了行業資源整合,為實現能源供給清潔化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
大會創新設立的製造業專區成為技術交流的核心區域。來自全球的工程設計企業和製造廠商集中展出了燃氣輪機、智能閥門等關鍵設備,以及數位化運維平台解決方案。這些高精尖成果不僅提升了基礎設施建設效率,更為傳統能源行業向智能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甲烷控排技術、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系統成為展區焦點。多家企業展示了生物沼氣制氫、燃氣與光伏耦合供能等創新方案,同時數位化監測平台實時呈現低碳項目減排成效。這些實踐印證了燃氣行業在能源轉型中的獨特價值。
本屆大會將環保理念貫徹於各個環節。場館搭建採用可回收材料占比超80%,宣傳物料實現全數位化;共享洽談區復用往屆設施,減少資源浪費。特別設置的「燃空間」藝術裝置以光影技術呈現能源與生態共生願景,「密立方」智能系統則保障了外賓服務的高效性。
結語
作為全球燃氣行業的風向標,本屆大會通過展覽與論壇的深度聯動,全面展現了行業在技術創新、低碳轉型和國際合作方面的突破。從全產業鏈協同到高端裝備製造,從數位化賦能到綠色實踐,這些成果不僅為中國能源結構優化提供參考,更將加速全球清潔能源革命進程。隨著「雙碳」戰略持續推進,燃氣產業將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迸發更大潛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能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