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0日
寵物市場持續擴張,品牌爭奪"鏟屎官"錢包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飾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寵物數量突破1.24億隻,中國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已達3002億元。從奢侈品品牌的天價寵物床到快時尚的親民服飾,再到食品醫療賽道的全面布局,寵物經濟正以多元化形態重構消費市場格局。資本市場同步躁動,相關概念股集體漲停的背後,是消費者為愛寵"消費升級"帶來的千億級紅利。
國際奢侈品巨頭將觸角伸向萌寵領域:Gucci推出售價4.88萬元的印花寵物床,Celine的納帕皮狗碗標價1.4萬元;快時尚陣營則以ZARA 240元的針織寵物毛衣、H&M聯名系列搶占年輕客群。代購市場更因限量款服飾溢價數倍而活躍——日本小眾品牌Agg一件連衣裙轉手可漲至4000元,折射出消費者對寵物個性化裝扮的狂熱追求。
儘管服飾領域充滿話題性,但寵物食品與醫療服務才是行業增長核心。2024年犬貓消費中,食品市場規模達1557億元(犬)和1445億元(貓),同比增長分別達4.6%和10.7%。從好利來跨界烘焙寵物蛋糕到三隻松鼠成立專營子公司,品牌加速布局這一剛性需求賽道;與此同時,寵物醫療連鎖化仍處早期階段,未來或隨行業規範化迎來爆發式增長。
"現在每月花2000元養狗,八成是為滿足自身情感需求。"一位資深寵物主坦言,進口糧+營養品僅占400-500元開支,其餘多流向玩具服飾等非必需品類。這種消費邏輯推動了寵物保險、生日蛋糕甚至殯葬服務的興起,也令行業呈現"產品+服務"雙軌並進態勢。
當路斯股份股價創新高、8隻概念股集體漲停時,需清醒認識到:寵物服飾市場集中度低且存在爭議(部分觀點認為過度著裝可能影響動物健康),其商業價值更多在於品牌年輕化營銷。反觀食品和醫療賽道,憑藉高頻消費與專業壁壘,更易誕生規模化企業。
結語:從情感投射到產業深耕
寵物經濟的本質是人類情感需求的外延,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仍需回歸產品本質。服飾作為情緒符號雖能短暫吸引眼球,唯有食品、醫療等剛需領域通過技術創新與服務升級構建競爭壁壘,才能在3000億市場中真正分得蛋糕。隨著行業規範化進程加速,未來或將見證更多細分賽道的崛起與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