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0日
為構建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費環境,佛山市近期正式實施《零售商品稱重誠信計量管理規範》,通過制度創新與技術賦能,推動商貿領域誠信建設邁上新台階。這一地方標準聚焦零售環節中的關鍵痛點,旨在解決消費者普遍關注的缺斤短兩問題,並明確量化賠償機制。
根據《規範》要求,參與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的經營者需公開簽署自我承諾書,若被證實存在以計量短缺實施欺詐的行為,必須按不低於「退一賠三」的標準向消費者進行賠付。這一條款突破了以往僅退還貨款的傳統模式,顯著提升了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值得關注的是,經營場所主辦者將承擔連帶責任,需主動督促經營者履行賠償義務,並可在先行賠付後向涉事商家追償。
佛山市正全面推動商業與服務業領域的計量信用建設,在集貿市場(含夜市)、超市、海鮮酒樓、水果店及貴重金屬加工銷售點等重點場所建立標準化管理流程。《佛山市推進計量事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市累計培育1360家誠信計量示範單位,並通過自主管理和行業自律構建系統性監管框架。該標準要求經營者定期校準電子計價秤等設備,同時規範稱重操作流程,從源頭遏制計量作弊現象。
為增強社會監督實效,《規範》引入數位化管理工具——誠信計量二維碼標籤。經「佛山市監」微信小程序備案的經營者可生成專屬二維碼,張貼於計量器具顯著位置。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商家承諾書及監管信息,實現「一秤一碼、全程追溯」。這一舉措不僅降低了投訴取證難度,還通過公開透明倒逼經營主體主動維護誠信形象。
佛山市市場監管部門表示,「今年」發布的《規範》是落實2025年計量監管體系建設的關鍵一步。未來三年將通過示範單位培育、專項執法檢查和技術培訓等措施,形成「企業承諾+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多維治理體系。預計到目標年份,零售稱重環節的投訴率將顯著下降,消費者滿意度和市場公平度同步提升。
總結
佛山市此次推出的誠信計量行動,以制度約束、技術支撐和社會共治為核心,針對零售商品稱重這一民生痛點實施精準施策。通過強化賠償機制、擴展場景覆蓋以及創新監管手段,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可靠的維權路徑,也推動了商貿行業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提質。隨著1360家示範單位的建成,佛山有望成為全國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的標杆城市,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