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際原油市場在地緣政治緊張和供需政策分歧的雙重夾擊下持續震盪。儘管周二油價波動幅度收窄,但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潛在軍事行動威脅、OPEC+成員國哈薩克斯坦超產行為以及俄羅斯擴大對華石油供應等事件,正不斷重塑市場預期。多重不確定性下,原油價格在地緣風險溢價與基本面疲軟間反覆拉鋸,投資者需警惕短期波動加劇的風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油價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5月20日早盤,美國情報部門披露以色列可能對伊朗核設施採取軍事行動的消息引發市場恐慌,國際油價瞬間跳漲3%。這一突發事件與此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美伊核談判難有結果」的強硬表態形成呼應,加劇了中東局勢的緊張預期。儘管伊朗外長強調鈾濃縮問題不可談判,但華爾街量化交易系統仍對地緣衝突敏感響應,推動油價短線飆升後回吐部分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事件凸顯市場對供應中斷風險的高度警惕——一旦伊朗核設施遭襲,全球原油日均產能可能減少至少100萬桶,疊加俄羅斯計劃將對華石油年出口量提升250萬噸的潛在增供,地緣溢價與供需博弈將進一步複雜化。
OPEC+內部正面臨關鍵挑戰:哈薩克斯坦無視減產協議,本月至今原油產量逆勢增長2%,達到186萬桶/日,遠超配額要求。該國最大油田田吉茲的產能已接近極限(93.2萬桶/日),但其仍拒絕削減計劃,導致OPEC+不得不通過加速增產懲罰違規者。
沙特經濟部長近期表態釋放戰略轉向信號——「隨時準備應對多種油價情景」,暗示該國更傾向爭奪市場份額而非維持高價。這一立場與哈薩克斯坦的超產行為形成合力,可能削弱OPEC+整體減產效力。分析機構預測,哈薩克斯坦年內產量將穩定在180萬桶/日左右,因國際資本控制的核心油田缺乏靈活調整空間。
當前原油市場處於「多空臨界點」:若中東局勢失控(如伊朗設施遭襲),油價可能突破70美元/桶;但若供應過剩壓力主導,技術性回調風險將上升。投資者需關注以下關鍵節點:
1. 6月OPEC+會議:減產政策調整或引發新一輪價格波動;
2. 美伊談判進展:哈梅內伊的強硬立場與阿曼提議的下輪會談時間表形成矛盾信號;
3. 俄羅斯對華增供細節:需等待俄方通過哈薩克斯坦管道擴容的具體方案。
總結
原油市場正經歷地緣政治、政策博弈和供需失衡的三重考驗。短期內,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風險可能推升油價,但OPEC+內部分歧及全球庫存高位將限制漲幅。投資者需密切關注中東局勢發展和OPEC+6月會議動向,在不確定性加劇背景下,建議採取區間操作策略並設置嚴格止損。未來1-2周或成為市場方向選擇的關鍵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