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水電 資訊詳情
全國水利系統多措並舉迎戰強降雨 築牢汛期安全屏障
 水利 2025-05-21 14:03:48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1日,我國中東部地區迎來新一輪大範圍強降雨過程。面對嚴峻防汛形勢,水利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通過強化監測預警、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和細化災害防禦措施,構建起多層次的防洪減災體系,為保障區域安全提供堅實支撐。

  一、 強降雨覆蓋區域及水文預測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水利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最新氣象與水情分析顯示,5月21日至23日期間,四川東南部、重慶西部、貴州東南部、湖南中部東部、湖北東部等多地將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受其影響,長江上中游幹流及洞庭湖水系、鄱陽湖水系,黃河中游支流大黑河,西江支流柳江、鬱江、桂江及北江支流連江,太湖及周邊河網等主要江河將出現顯著漲水過程。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防汛抗洪壓力陡增。

  二、 全面強化防汛責任落實

  水利系統要求相關地區嚴格落實分級分部門防汛責任制,確保「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防禦網絡有效運轉。各級水利部門需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加密雨情水情監測頻次,利用衛星遙感、智能預警平台等技術手段實現精準預報,並通過多渠道向社會公眾發布實時風險提示信息。

  三、 水庫安全管理與隱患排查

  針對水庫這一防洪工程核心環節,水利部門明確要求嚴格執行「三個責任人」(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巡查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監測預警、調度方案、應急預案)。特別強調對中小水庫、病險水庫實行全天候動態監控,增派專業技術力量開展滲漏排查與應急加固,堅決避免因工程失守引發次生災害。

  四、 山洪災害預警與應急轉移機制

  在山丘區集中區域,水利系統將「叫應」機制納入防禦體系核心環節。通過建立「縣-鄉-村-組-戶」五級聯動響應模式,確保預警信息直達基層責任人和受威脅群眾。各地需細化落實「轉移誰、何時轉、轉何處」的具體方案,並在危險區域設置臨時安置點與應急救援通道,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五、 在建工程安全監管升級

  針對水利工程建設工地,要求施工單位嚴格執行汛期施工規範,對基坑、邊坡等高風險部位實施加密巡查。同時建立施工人員緊急撤離預案,在強降雨來臨前暫停高空作業、深基坑開挖等危險工序,確保人員與設備雙重安全保障。

  此次強降雨應對行動彰顯了我國水利系統在極端天氣下的快速反應能力。通過科學統籌流域治理、精準布控薄弱環節、強化多部門協同聯動,有效降低了災害風險係數。未來還需持續完善監測預警體系,提升基層應急處置水平,為築牢防汛抗洪安全防線提供長效支撐。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水利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