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2025年端午佳節臨近,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重要提醒:部分商家以奢華包裝和名貴食材為噱頭推出的高價粽子產品已形成明顯市場亂象。這類商品不僅背離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核,更可能助長社會不良風氣。數據顯示,當前市場上"天價粽子"的單價可達普通產品的數十倍,其過度包裝成本甚至超過食品本身價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粽子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所謂"天價粽子",是指售價顯著高於市場常規水平的產品。這類商品往往採用紅木禮盒、鎏金裝飾等貴金屬材料進行包裝,並混搭鮑魚、松茸、海參等高端食材,部分產品更將名貴茶酒或工藝品作為附加贈品。中消協指出,此類營銷策略本質是通過虛標價格與奢華包裝,滿足部分消費者的人情送禮需求。商家利用端午節慶場景,將粽子從傳統食品異化為"身份象徵"的商品載體,導致節日氛圍被功利化消費所侵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最新統計顯示,當前盒裝粽子的包裝層數平均達3.2層,部分商品外包裝成本占比超過產品總售價的40%。這種現象不僅使消費者為"面子工程"支付超額費用,更造成每年數萬噸包裝材料的資源浪費。中消協強調,過度包裝還會加劇環境污染——僅端午期間丟棄的複合材質包裝盒,就需數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值得關注的是,此類商品流通可能成為利益輸送渠道,助長不正之風,與廉潔文化背道而馳。
為遏制亂象,國家已出台強制性標準明確要求:粽子包裝層數不超過3層,空隙率需控制在60%以內,並禁止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電商平台被要求建立專項審核機制,嚴禁通過"混合銷售""分單交易"等方式規避監管。中消協呼籲消費者踐行綠色消費理念,在選購時重點關注產品本身的食材品質與保質期信息,對標註"高端禮盒""限量珍藏版"等概念的商品保持警惕。
總結而言,2025年端午前夕的市場警示再次提醒我們:傳統節慶的文化傳承需要全社會共同維護。無論是商家堅守商業倫理、平台履行監管責任,還是消費者做出理性選擇,都是守護節日純粹性的重要環節。唯有多方協同發力,才能讓端午回歸"粽葉飄香、情暖人心"的本質價值,避免讓傳統文化成為奢侈消費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