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航空出行的大眾化發展,旅客對機場過夜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趨勢。為提升國際中轉及早班機/深夜到港旅客體驗,上海兩大機場正加速布局涵蓋免費休憩區、付費睡眠艙、24小時商業配套與差異化酒店體系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力求打造「國內第一站」的標杆式服務品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酒店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上海浦東和虹橋機場已為過夜旅客提供多層次免費服務網絡。浦東機場在T1、T2航站樓多處登機口附近設置休息區,配備沙發、躺椅及充電設備,並實現Wi-Fi全區域覆蓋。針對外籍旅客上網難題,特別推出護照拍照識別認證功能,解決初抵中國未辦理SIM卡的聯網需求。虹橋機場則開放7個免費休憩過夜區,提供排椅、熱水、衛生間等基礎服務,並在T2到達層設置全天候餐飲點,滿足早班機旅客的夜間需求。
為響應旅客對更私密休息空間的需求,浦東機場計劃於本季度內在T1國際出發24號登機口及T2國際出發67號登機口附近建成首批睡眠艙,每個點位提供10-20個獨立艙位。服務定價65元/小時或333元/晚,支持短時小憩、辦公與休閒需求。同步規劃的還有5個淋浴間點位(共11間),分別位於T1/T2國際出發及到達區域,預計2025年6月完工後將免費提供吹風機等衛浴設施,進一步完善過夜旅客的清潔需求。
浦東機場現有大眾空港賓館(498元/晚起)滿足基礎住宿需求,並將於本月底推出假日酒店(782元/晚起),10月更在T2出發挑高層新增經濟型過夜酒店(500元/晚起)。虹橋機場則通過夜間開放便利店、零售點及延長餐飲營業時間,實現40%店鋪保持運營至凌晨。航站樓內13家24小時便利店與28個特需商品銷售點,確保日用品、母嬰用品等應急物資供應充足。
基於旅客流量分析,浦東機場協調45家商鋪延長營業時間,夜間運營店鋪達127家,覆蓋餐飲零售全品類。自助售貨機增至56台,與人工網點形成互補網絡。未來將通過多平台宣傳提升服務知曉度,並根據實時反饋動態調整設施布局,例如增加睡眠艙時段折扣或淋浴間預約系統等。
總結:上海機場通過構建「免費基礎+付費升級」的服務體系,在硬體設施、價格區間與功能覆蓋上實現全面突破。從經濟型酒店到智能睡眠艙,從24小時便利店到國際旅客專屬衛浴空間,這些舉措不僅滿足了不同消費層級旅客的過夜需求,更彰顯了城市服務品質的國際化提升方向。隨著6月淋浴項目完工及新酒店陸續開業,上海兩大機場將持續優化「航程最後一公里」體驗,讓每一位旅客觀感受到高效、溫暖與人文關懷並存的城市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