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2日至26日,深圳將迎來一場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文化產業盛宴——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本屆展會以「創新引領潮流·創意點亮生活」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模式,集中展示超過12萬件文化產品及4000餘個投融資項目,成為展現全球文化產業前沿趨勢的重要窗口。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文化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的標杆展會,本屆文博會以「雙核驅動」為核心策略,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線下設置8大展館(含3個綜合館和5個專業館),同步搭建雲上平台實現供需對接。值得關注的是,展會首次設立人工智慧展區,60餘家AI企業將攜最新技術亮相,並推出具身機器人參與導覽、服務等環節。通過引入AI會展助手「文小博」,展會在智能化體驗與數位化水平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深圳市羅湖展區更以全場景AI應用為特色,展現傳統產業升級與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成果。
本屆文博會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吸引65個國家和地區、305家海外展商參與。埃及將展出知名文創品牌,瑞典高奢珠寶品牌帶來珍稀琥珀藏品,秘魯則展示傳統手工藝羊駝製品。通過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展會不僅成為文化貿易的超級平台,更推動中國文化出海與全球文化交流互鑒。主展區面積擴大至3000平方米,並增設4個分展區聯動,形成「文創中國」矩陣,100餘家機構攜重量級IP參展,進一步強化品牌效應。
展會以提升交易力為目標,策劃22項促交易措施,涵蓋場景升級、通路拓展與服務優化。通過開闢新品首發、路演對接等多元場域,並聯合淘寶、京東等平台啟動「文博會消費季」,為參展商提供全域流量支持。特別打造的「展前配對—展中直購—展後雲洽」全周期服務體系,聯動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實現從展示到變現的完整閉環。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展會作為交易平台的價值,更助力中小文化企業拓展市場與融資渠道。
人工智慧技術貫穿本屆文博會始終。樂聚機器人、時空壺翻譯機器人等尖端產品將集中展演;AI全場景應用、科技演出及互動體驗,則讓觀眾直觀感受技術創新對文化產業的驅動作用。同時,展會同期舉辦深圳國際人工智慧展覽會和世界無人機大會,通過「三展聯動」深化深圳作為人工智慧先鋒城市的定位,並探索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潛力。
本屆文博會以文化和科技為雙翼,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藉助數位化、智能化手段開闢新業態。其不僅展現了中國文化產業的創新活力,更通過國際化合作與交易服務體系建設,為全球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深圳樣本」。隨著展會啟幕,這場匯聚12萬件展品與6000餘家展商的文化盛宴,將持續釋放創新驅動的文化勢能,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