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持續釋放經濟活力,在穩增長、促消費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隨著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體育產業正通過深度融合和創新突破,加速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階段。從賽事經濟到戶外運動,從裝備製造升級到消費市場擴容,四大核心領域協同發力,為國民經濟注入澎湃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體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推動消費升級的重要抓手,我國賽事活動的經濟效益顯著提升。2025年1至4月,在河北、江蘇等7個試點省份監測的420場重點賽事活動中,累計吸引454萬人次參與,帶動消費超104億元。其中,無錫馬拉松以5億元的經濟貢獻領跑,同比增長達78%;廈門蘇迪曼杯羽毛球賽則憑藉6.4萬現場觀眾(其中83.6%為外地觀眾),創造約4億元綜合效益。賽事活動不僅激活本地市場,更成為跨區域消費聯動的橋樑。
騎行、衝浪等新興項目持續升溫,帶動戶外經濟高速增長。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戶外運動線上消費突破3000億元,參與人數預計達2億人,其中20至44歲中青年群體占比超九成。同時,「五區三帶」全國性空間布局加速形成,進一步優化產業資源配置。冰雪運動亦表現亮眼:2024-2025雪季全國滑雪場累計接待2.56億人次,同比增長13.5%;消費規模達786億元,筆均交易金額顯著提升,顯示市場活力持續迸發。
國產體育用品行業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24年,我國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家,覆蓋運動器材、服裝裝備等領域,多品類產品市場占有率超越國際品牌。2025年一季度,體育用品出口額達74.64億美元,健身器材和跑步機等細分領域增速突出。以智能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智造」產品正成為全球市場的焦點。
體育消費作為內需增長的重要引擎,2025年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5.4%,遠超社會消費品整體增幅。各地創新推出的政策工具進一步激活市場需求:全國22個省區市通過發放6.45億元體育消費券,帶動相關消費超19.58億元。從大眾健身到專業賽事觀賽,多層次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為產業擴容注入持久動力。
當前,我國體育產業正以融合創新為核心路徑,在「體育+」模式中探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深化與科技、文旅、健康等領域的協同聯動,體育經濟將進一步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提升全要素生產效率,為建設體育強國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