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燃氣 資訊詳情
全球能源轉型下的智慧燃氣革新: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在京啟幕
 燃氣 2025-05-23 14:36:0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清潔化、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5月19日至23日,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作為全球燃氣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此次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能源企業與機構參展,集中展示了天然氣儲運技術、智能巡檢系統、低碳創新方案等前沿成果。通過近百場專題論壇和5萬平方米的技術展覽,大會不僅呈現了中國在燃氣領域的最新突破,更成為推動國際能源合作的重要平台。

  一、智能巡檢機器人革新社區燃氣安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燃氣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北京展區的「巡檢精靈」機器狗憑藉其獨特的雷達探測系統與高精度傳感器裝置引發關注。這款專為社區燃氣場景設計的設備,可精準捕捉微小泄漏隱患,在複雜環境中實現全天候自主巡檢。通過實時數據傳輸和智能預警功能,該技術將傳統人工巡檢效率提升數倍,有效保障了居民用氣安全。

  二、「全國一張網」建設提升資源調配效率

  國家管網集團推出的開放服務及交易平台,以「淘寶式」模式簡化天然氣運輸流程。數據顯示,此前新疆至上海的管道氣輸送需經7家中間企業,如今客戶可通過單一平台完成全流程操作,顯著降低運營成本。截至2024年底,國內約10萬公里天然氣管線中已有59%接入該網絡,並通過省網整合、新建管道等手段持續擴大覆蓋範圍。

  三、多元天然氣進口體系保障能源安全

  在跨境資源供給層面,中俄東線管道作為全球單線輸送能力最大的天然氣通道,2024年累計輸氣量已達380億立方米;中亞及西氣東輸系列管道則承擔了土庫曼斯坦至中國的長距離運輸任務。同時,通過中緬管線引入的海外海氣資源,進一步豐富了西南地區能源供給。在液化天然氣(LNG)領域,國家管網累計接卸量突破7000萬噸,有效緩解冬季調峰壓力並優化沿海清潔能源結構。

  四、創新技術突破填補國內空白

  多項國產化核心技術的亮相彰顯我國燃氣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鹽穴儲氣庫聲納測腔儀在天然氣環境下的最大測距達70米,在滷水環境中更延伸至240米,性能指標國際領先;LNG接收站一鍵啟停技術使單船接卸效率提升約15%;大型長輸管網在線仿真系統則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智能管網建設提供數據安全保障。

  五、低碳技術創新推動全球能源轉型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等國際展商展示了碳捕集與封存(CCS)、生物甲烷製備等技術路徑,通過可再生能源耦合方案降低天然氣全產業鏈碳排放。此類創新成果不僅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更為全球能源結構優化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範式。

  總結:從技術創新到國際合作,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全方位展現了我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突破與擔當。隨著智能化巡檢、管網互聯互通及低碳技術的持續深化應用,燃氣產業正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核心引擎。未來,中國在全球天然氣供應鏈中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鞏固,為構建清潔高效、安全穩定的現代能源體系注入強勁動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燃氣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