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3日
近期,上海市通過深化政策改革持續釋放科技創新活力。作為全國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環節,科技服務業正成為連接基礎研究與產業應用的核心紐帶。為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上海市政府近日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加快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聚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服務鏈條、優化制度環境三大方向,系統性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周期的支撐體系。
科技服務業作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環節,通過整合研究開發、檢驗檢測、技術轉移轉化等九大核心業態,貫穿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應用的全過程。上海市科委指出,該領域在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政策明確將科技服務定位為「創新鏈的核心潤滑劑」,要求重點突破關鍵環節瓶頸,推動形成供需高效匹配的服務網絡。
意見提出16項具體措施,其中供給側改革占據重要地位。政策強調推進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機制,探索概念驗證平台的市場化運營模式,並深化科技社團和期刊體系改革。通過強化智慧財產權轉化運用能力、推動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方式革新等舉措,上海致力於打造高附加值的服務供給體系。例如,在檢驗檢測領域將引入智能化技術標準,預計到2025年形成覆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的質量服務網絡。
為強化市場需求導向,政策提出三大突破方向:一是加速開發智慧城市、綠色低碳等領域的示範應用場景;二是優化科研經費與創新券使用機制,擴大對中小企業服務採購的補貼範圍;三是通過跨境數據流動試點和國際技術交易機構建設,提升科技服務業全球化服務能力。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已開放15個市級重點場景項目,帶動相關技術服務合同額增長超30%。
在機制保障層面,政策首次建立「服務鏈-產業鏈」協同推進機制,並配套動態監測評估體系。特別針對技術轉移轉化效率低的痛點,提出建設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聯盟,計劃三年內培育10家以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服務機構。同時明確將科技金融服務納入普惠金融考核指標,推動設立專項信貸產品支持初創期科技企業。
結語
上海此次政策革新標誌著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進入系統化、生態化新階段。通過供給側提質增效與需求側場景驅動的「雙輪聯動」,以及制度環境的持續優化,預計將顯著縮短科技成果產業化周期,助力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隨著全鏈條服務體系的加速構建,上海有望成為全國科技服務模式創新的重要策源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