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6日
在人工智慧(AI)晶片需求激增的推動下,全球半導體行業正加速探索更高效、低成本的技術路徑。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之一,三星電子近日確認了其下一代半導體製造技術的戰略調整——計劃於2028年將玻璃基板引入先進封裝領域,以替代傳統的矽中介層。這一變革不僅有望突破當前材料的性能瓶頸,還可能重塑未來十年高端晶片的競爭格局。
當前,矽中介層是連接GPU與高帶寬內存(HBM)的核心組件,在2.5D封裝結構中扮演數據傳輸樞紐的角色。然而,矽材料的高昂成本和複雜工藝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相比之下,玻璃基板憑藉超精細電路加工能力、更低熱膨脹係數等優勢,成為下一代中介層的理想選擇。
根據行業動態顯示,三星電子計劃通過引入玻璃中介層,實現半導體性能提升與生產成本降低的雙重目標。例如,AMD已明確將玻璃方案納入2028年路線圖,而三星此舉則更早鎖定技術先機。
為加速技術落地,三星採取了差異化的設計路徑。不同於傳統510×515mm的標準化基板切割模式,其選擇將玻璃單元控制在100×100毫米以下,這一尺寸既能快速驗證原型設計,也便於整合到現有封裝產線。然而,行業分析指出,小尺寸方案可能面臨量產階段效率下降的問題。
供應鏈層面,三星正與合作夥伴協商定製化生產流程,計劃通過外包玻璃中介層製造,並在韓國天安園區的面板級封裝(PLP)生產線完成最終集成。這種「設計-製造」協同模式,有望顯著縮短技術驗證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PLP生產線將整合三星自研的高帶寬內存(HBM)與代工服務,形成完整的「AI集成解決方案」。此舉不僅強化了其在先進封裝領域的技術話語權,更契合當前客戶對一站式晶片定製化需求的趨勢。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