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四川省政府網站發布《關於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徵求意見稿)》,標誌著該省正式開啟畜牧業全產業鏈優化升級進程。此次政策聚焦龍頭企業培育、市場監測預警、儲備調控機制完善等核心環節,旨在通過強化產業鏈協同、提升抗風險能力,推動四川從畜牧大省向強省跨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畜牧業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政明確提出要重點扶持一批鏈條長、實力強的畜牧業龍頭企業,支持其參與萬億級畜牧產業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點項目。通過政策引導,鼓勵生豬屠宰企業兼併重組,並對2025年底前完成《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範》首次檢查的企業給予補助。同時,加快肉類精深加工發展,省級專精特新肉製品加工企業將獲得重點支持,國家級產業集群每年可獲3000萬元專項扶持,省級製造業集群則享有2000萬元年度培育資金。
為應對市場波動風險,四川省計劃建設全省生豬生產智慧管理平台,實現養殖數據精準採集,並推動農業農村、統計調查等部門間的數據共享。新政還優化了市場價格監測機制,明確當觸發二級預警時需在一周內啟動收儲,一級預警則立即執行不低於3000噸的應急收儲。此外,將現行生豬價格保險升級為綜合收入保險,進一步完善風險保障網絡。
針對豬肉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問題,新政提出「平急結合」的儲備策略:平時通過商業儲備增強企業參與度,應急時由政府快速介入收儲穩價。具體措施包括強化部門會商聯動,在二級預警階段啟動常規收儲,在一級預警時立即執行不低於3000噸的緊急投放,確保市場供需平衡與價格穩定。
通過將傳統的價格險擴展為綜合收入保險,新政旨在更全面覆蓋養殖戶面臨的風險因素。該保險產品結合飼料成本和市場價格波動設計賠付機制,既保障收益又分散經營風險,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金融支撐。
綜上所述,此次發布的十項措施以「穩生產、強龍頭、控風險」為主線,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調節的雙重發力,推動四川畜牧業向規模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升級。預計到2025年,全產業鏈協同效應將顯著增強,抗周期能力明顯提升,為保障民生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提供堅實基礎。當前該政策處於公開徵求意見階段(2025年5月23日-6月23日),社會各界可通過官方渠道參與完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