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過去一周(5月19日-25日),中國一級市場投融資熱度持續攀升,科技製造與醫療健康領域成為核心焦點。數據顯示,在62起融資事件中,半導體設備、AI機器人和生物醫藥研發等前沿技術方向獲得顯著資金傾斜。其中,Airwallex空中雲匯以3億美元F輪融資創下單筆最高紀錄,而柯君醫藥超億元B+輪則凸顯了醫療賽道的強勁潛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半導體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在科技與製造業領域,半導體晶片研發和智能機器人技術成為資本布局重點。當周披露的6起半導體融資事件涉及2.90億元資金,覆蓋材料開發、光通信終端及異質集成等細分賽道。英偉芯科技憑藉晶圓級光電異質集成技術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其解決方案有望突破AI和數據中心的傳統光模塊瓶頸。
機器人領域同樣表現活躍,4起融資共獲1.50億元注資。頂配機器人作為工業自動化標杆企業,在梅花創投支持下完成種子輪布局,其智能擰緊系統已批量應用於比亞迪等頭部廠商。值得關注的是,人形機器人研發商安努智能獲得格力博領投的數千萬級融資,標誌著該領域從技術驗證向場景落地加速。
生物醫藥研發持續領跑醫療領域,當周10起融資吸引3.55億元資金。柯君醫藥以超億元B+輪融資推進心腦血管藥物CG-0255的三期臨床試驗,而創芯國際的類器官技術平台則獲得近億元資本加持。在器械賽道,米戈思醫療憑藉眼科活性材料創新完成數千萬元A1輪,帕母醫療藉助EQT領投的千萬美金融資加速海外註冊進程。
基因檢測與合成生物學成為新興亮點:相達生物通過尿液基因檢測技術斬獲3400萬美元A輪融資,瀾杉生物依託iPSC類器官平台布局神經疾病藥物研發。智能醫療領域的新航智創和匯視醫療分別獲得數千萬元投資,其數字健康生態體系覆蓋從預防到康復的全周期管理。
地域分布顯示,廣東(11起)、浙江(10起)和北京(10起)構成投融資三角核心區。粵港澳大灣區在半導體材料(晶湖科技石英晶體量產)、生物製造(未名拾光獲歐萊雅注資)等領域形成集群效應;長三角依託上海張江藥谷優勢,生物醫藥融資占區域總量近60%;京津冀則在空天技術(極光星通A++輪超億元融資)和AI算力(平方和科技B+輪融資)方向持續突破。
頭部機構加速布局關鍵技術賽道,中科創新以3筆出手覆蓋半導體與合成生物;粵科母基金同時參與柯君醫藥和創芯國際融資,顯示其對生物醫藥全鏈條的深度看好。毅達資本在醫療(中科知奇)與智能製造(星辰光電)領域的雙線投資,體現了產業資本對技術交叉融合的關注。
總結展望
本周投融資數據印證了國內創新經濟的結構性升級:科技製造以半導體為支點撬動產業升級,醫療健康通過技術創新滿足未竟臨床需求。區域協同效應與機構長線布局,正推動資本從跟跑向領航轉變。隨著政策對硬科技扶持力度加大,預計下半年在AI晶片、細胞治療和智能機器人等細分領域將湧現更多突破性融資案例。(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