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能源 資訊詳情
全球核電復興浪潮推動行業價值重估:中核國際領漲背後的產業邏輯
 核電 2025-05-27 09:15:0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6日,受海外政策刺激與市場對清潔能源需求的預期強化影響,核電板塊迎來爆發式上漲。其中,中核國際(02302.HK)單日股價漲幅超129%,創下近十年新高,成為全球核電產業復甦浪潮下的焦點標的。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美國加速核能改革對產業鏈的提振作用,更凸顯了中國在核能領域布局的戰略價值與市場潛力。

  一、海外政策催化與國內產業鏈共振效應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核電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美國近期簽署四項行政命令,旨在通過擴大核能規模、簡化審批流程等措施推動核電建設,並計劃到2035年新增約35吉瓦裝機容量,預計帶動鈾需求每年增加1000萬-1500萬磅。這一政策信號迅速傳導至全球市場,尤其對中國核電產業鏈形成顯著提振效應。

  國內方面,核電作為「雙碳」戰略的核心能源之一,近年來核准節奏持續加快。自2022年起,中國連續四年保持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電機組的強度,預計到2030年前在運裝機規模將躍居全球首位。中核集團、中廣核等企業近期密集獲批新項目(如浙江三門核電三期),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核電需求超預期增長的信心。

  二、核電裝機加速:從全球布局到中國市場爆發

  全球視角下,核能復興浪潮已成共識。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核電併網容量達396吉瓦,在建項目71.8吉瓦;在COP28會議上,31國承諾將2050年全球核能裝機提升至當前的三倍水平。這一趨勢下,天然鈾作為核能發電的核心燃料,其需求增長與供應瓶頸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中國市場則是關鍵增量引擎。憑藉技術自主化優勢,中國核電產業鏈正加速向規模化、國際化延伸。中核國際作為國內唯一專注于海外鈾資源開發的平台,在鈾貿易領域的表現尤為突出:2024年公司銷售天然鈾577萬磅,收入同比增長217%至18.41億港元,淨利潤達1.95億港元,同比大增83.4%,印證了其在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三、天然鈾供需拐點臨近 中核國際的稀缺性價值凸顯

  需求端:AI基建與氣候目標雙重驅動。隨著全球算力需求激增(數據中心用電增速遠超歷史水平),核電作為穩定清潔電源的地位愈發關鍵,進一步推高天然鈾需求。

  供應端:結構性短缺加速顯現。當前全球鈾礦資源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現有礦山平均運營年限超過30年,產能衰減顯著;二是新建項目投產周期長,難以匹配未來十年新增裝機帶來的需求缺口(預計2040年將達1.3億磅)。在此背景下,中核國際的稀缺性價值持續提升。

  公司依託中核集團全產業鏈資源支持,在鈾資源獲取、國際貿易及海外資產併購等領域具備顯著優勢。其近期計劃通過擴大國際市場投標和多元化資源渠道,進一步鞏固全球供應鏈地位。隨著天然鈾市場進入供需緊平衡階段,中核國際有望憑藉低成本開發能力與戰略儲備布局,在新一輪周期中實現業績持續增長。

  總結

  核電板塊的爆發並非偶然現象,而是全球能源轉型、政策推動及技術突破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需求端高速增長與供給端結構性短缺的雙重驅動下,天然鈾產業鏈核心標的——如中核國際——的戰略價值將持續凸顯。未來十年,隨著中國核電裝機規模躍居世界第一,疊加全球市場擴容紅利,該領域將迎來長期投資機遇。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核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