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電氣機械是指利用電能進行工作、具有電氣控制裝置的機械設備。電氣機械近年來產業鏈日益完善,市場朝著結構轉型和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以下是2025年電氣機械市場分析。
電氣機械市場分析指出中國的電氣機械產業鏈上游為零部件,包括電子元器件、鋼材、有色金屬、軸承、絕緣材料、儀器儀表等;中游為各類電氣機械,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互感器、整流器、晶閘管、斷路器、電容器、電動機、發電機等;下游應用於火力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核能發電等領域。
電氣機械衡量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性行業。近年來,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先後發布了《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旨在提高行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電氣機械行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向高質量方向發展,以及碳達峰碳中和概念的持續推進,國家政府也在加快推動電氣機械製造企業完成向綠色低碳和清潔高效轉型,加速推動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持續為行業發展注入活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氣機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3年全球電氣設備行業產值接近6萬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8.3%,電氣機械市場在全球範圍內呈現持續增長態勢。近年來,中國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營業收入達到11.01萬億元,累計增長9.6%。2024年1-9月,中國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企業營業收入為77318.9億元,營業收入累計下降1.79%。國家對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視和投入不斷加大,需要大量智能化、自動化的電氣設備,如智能變電站設備、智能配電設備等,以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
電氣機械市場分析提到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和綠色發展的推進,電氣機械行業在節能降耗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高效節能電機年產量達到1.7億千瓦,在役高效節能電機占比達到20%以上,實現年節電量490億千瓦時。在智能化方面,電氣機械產品逐步向智能化、模組化方向發展。通過採用可編程控制器實現了對速度、位置、轉矩等的精確控制,提升了系統的精度和智能程度。
電氣機械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尤其是江蘇、浙江等省市。這些地區經濟發達、用電需求大、產業基礎雄厚,為電氣設備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華北、華南、華中以及西南地區也各自具有特色和優勢的生產集群和銷售市場。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參與,包括國際知名的ABB、Siemens、GE、SchneiderElectric等,以及國內領先的CHINT、正泰電器、平高電氣等。這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市場拓展等手段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爭奪市場份額。
我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動電氣機械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例如,《智能檢測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和《推動能源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旨在提高行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促進產業綠色高水平質量發展型升級和新能源應用的推廣,電氣機械行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企業應抓住機遇,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以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實現可持續發展。
總體看來,電氣機械行業在全球和中國市場中呈現出快速增長和結構優化的趨勢。創新、產業升級和政策支持,行業在節能降耗、智能化和綠色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電氣機械行業將繼續發揮其在現代工業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