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環保 資訊詳情
環保企業銳思環保IPO受阻:業務模式爭議與數據疑雲
 環保 2025-05-28 16:20:17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環保產業作為政策支持的重點領域持續吸引資本市場關注。成都銳思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思環保」)憑藉脫硝還原劑製備系統和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解決方案,在2023年9月啟動北交所IPO申報。然而,其業務模式的合規性、能耗數據的真實性以及信息披露的一致性等問題引發多方質疑,導致當前審核進程因財務數據更新處於中止狀態。

  一、「輕資產」定位與用電激增矛盾凸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環保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銳思環保在招股書中強調自身「不從事生產環節」,採用「設計集成+外協生產」的模式運營。公司稱核心設備通過定製化採購和外協加工完成,僅承擔系統設計、參數制定及部分組裝工作,能源消耗主要限於辦公需求。然而,2024年10月成都電視台報導顯示,銳思環保在當年「生產了約130套設備」,且用電量同比驟增30%。這一數據與企業輕資產定位嚴重衝突:若外協廠商承擔實際製造,則用電增長應由合作方體現;若銳思自身參與生產環節,則其商業模式描述存在虛假宣傳嫌疑。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銳思環保對主要外協供應商瑞奇智造的採購額持續攀升(2023年上半年達4914.68萬元),但未說明用電激增是否與自建產線或組裝流程擴張相關。公司需進一步解釋「生產量」統計標準及能耗變動的具體原因,以消除投資者對其業務模式真實性的疑慮。

  二、核心環節自相矛盾:從公眾號到招股書

  2021年發布的《我們的2020》企業年報中,銳思環保明確提及新辦公區具備「研發、設計、工程集成、核心設備製造」等功能模塊,並披露當年實現銷售收入2.73億元、淨資產2.58億元。然而,招股書中對應年度的營收數據僅為1.84億元,淨資產為2.39億元,兩者存在近9000萬元的顯著差異。此外,文中提及的南通工地「人員傷亡事故」和融傑鋰業項目「用電安全事故」,在申報材料中未見任何風險提示或責任說明,涉嫌隱瞞重大經營風險。

  這一系列信息披露矛盾直指企業內控缺陷:一方面通過宣傳渠道強化自身技術實力與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卻在IPO文件中弱化關鍵環節的參與程度,並遺漏重要事故信息。若核心設備製造確由公司自主完成,則其此前宣稱的「輕資產模式」存在誤導投資者之嫌,可能面臨監管問詢及法律責任風險。

  三、財務數據缺口與統計口徑爭議

  除業務模式矛盾外,銳思環保2020年營收和淨資產的數據差異同樣引發關注。企業官網公布的2.73億元收入較招股書高出近50%,且未說明是否因合併範圍調整或會計準則變更導致。在脫硝還原劑製備系統和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市場競爭中,如此顯著的財務出入可能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盈利能力和成長性的判斷。

  總結

  作為環保綜合服務商,銳思環保在IPO進程中暴露了多重問題:業務模式描述與實際運營情況存在矛盾、關鍵數據披露不一致、重大事故信息隱瞞等。若不能通過更新後的申報材料充分解釋上述疑點,其北交所上市進程或將面臨實質性障礙。對於環保行業而言,此類案例也警示企業需在信息披露中保持嚴謹性,避免因表述模糊或選擇性披露損害市場信任。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環保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