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5年前七個月延續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數據顯示,自主車企憑藉規模效應和全球化戰略持續擴大領先優勢,而新勢力品牌則通過差異化競爭加速洗牌。與此同時,傳統車企的高端化轉型與細分市場布局進一步推動行業格局重構。以下從核心數據出發,解析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關鍵趨勢與發展動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比亞迪7月銷售34.43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250萬輛大關。其海外表現尤為突出,當月乘用車及皮卡出口達8.02萬輛,同比增長159.5%,進一步鞏固了全球市場的地位。上汽集團以整車銷量33.8萬輛(同比增34.2%)實現「七連漲」,其中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板塊貢獻顯著:自主車型銷售21.4萬輛(+39.4%),新能源車型銷售11.7萬輛(+64.9%)。
吉利汽車7月銷量達23.77萬輛,同比增長58%,連續11個月突破20萬輛。其新能源業務表現尤為亮眼,單月銷量13.01萬輛(+120%),滲透率升至55%。一汽集團當月整車銷售25.24萬輛,自主新能源車型銷量2.85萬輛(同比激增129.03%)。奇瑞控股集團7月出口汽車11.91萬輛(+31.9%),蟬聯中國汽車出口冠軍;長安汽車新能源銷量達7.9萬輛(+73%),長城汽車新能源車銷售3.46萬輛(+43.27%)。
零跑汽車以5.01萬輛的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大關,並連續五個月位居新勢力榜首。其通過C11與B系列轎車形成的產品矩陣,憑藉高性價比策略搶占市場份額。小鵬汽車7月交付量達3.67萬輛(同比增229%),創下歷史新高;小米汽車則以SUV YU7的熱銷推動單月銷量首破3萬輛,開售18小時鎖單量超24萬輛。
蔚來集團7月銷量為2.10萬輛,其中主品牌交付1.27萬輛,子品牌樂道與螢火蟲合計貢獻8,342輛。理想汽車受市場環境影響銷量同比下滑近40%,當月僅售出3.07萬輛。這一分化表明,在技術疊代加速的背景下,新勢力需通過產品創新和成本控制強化競爭力。
長安旗下深藍汽車7月銷量2.72萬輛(+62%),阿維塔銷量1.01萬輛(+178%)。東風嵐圖銷售1.21萬輛(+102%),奕派銷量達2.79萬輛(+70.9%)。北汽極狐銷量0.94萬輛(+50.35%),吉利旗下極氪與領克合計交付4.42萬輛。這些數據顯示,傳統車企通過多品牌戰略覆蓋不同價格區間,並加速向高端化轉型。
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深度分化階段
截至2025年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自主車企穩增、新勢力洗牌、全球化提速」的鮮明特徵。頭部企業憑藉規模效應與技術積累持續擴大優勢,而新勢力則通過精準定位細分市場尋求突破。隨著818購車節和成都車展的臨近,疊加新產品密集上市(如小鵬P7、吉利銀河A7等),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未來,全球化布局與技術創新將成為企業決勝的關鍵,而消費者對高性價比及差異化體驗的需求將持續推動市場結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