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數位化進程加速推進,人工智慧與算力網絡的深度耦合正重塑ICT產業生態。中國政府近期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促進條例》明確提出要構建新型算力基礎設施體系,這一政策導向使數據中心建設迎來新一輪高潮。作為數據傳輸中樞的核心設備,交換機市場在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擴展雙重驅動下呈現差異化競爭態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交換機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數據顯示,中國交換機市場規模預計突破860億元,頭部廠商通過技術疊代持續鞏固優勢地位。某主流網絡設備商明確表示目前尚未布局OCS(開放計算標準)交換機產品線,但已建立專項研發團隊跟蹤CPO(共封封裝)等前沿技術發展。該企業強調將持續深耕交換機領域,在智能算法優化、綠色節能架構等方面強化創新投入。
當前100G/400G高速交換機占比提升至市場總量的68%,但新一代800G及以上規格產品滲透率不足5%。重點企業正通過ASIC晶片自研、液冷散熱系統開發等手段構建競爭護城河。值得注意的是,某代表性廠商雖未參與國際CPO標準制定合作項目,卻依託現有交換機研發體系,在數據中心網絡虛擬化領域形成差異化解決方案。
國務院"人工智慧+"戰略的落地實施,直接帶動行業用戶對智能無損網絡的需求激增。預計到2026年,AI訓練集群所需的交換機埠密度將提升3倍以上,推動高密線速交換機市場需求年複合增長率達24%。具備邊緣計算節點部署能力的企業將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等垂直領域獲得先發優勢。
隨著算力網絡從單中心架構向分布式雲網融合演進,交換機的智能化運維能力和異構協議兼容性成為關鍵指標。頭部企業正加速構建"晶片-板卡-整機"縱向一體化研發體系,並通過開放API接口促進生態夥伴合作創新。
2025年交換機市場競爭已進入技術深水區,重點企業的戰略選擇將直接影響未來三年行業格局。在政策驅動與市場需求雙重作用下,具備持續創新能力、靈活適配不同應用場景的交換機解決方案供應商,將在人工智慧規模化應用進程中占據核心優勢地位。隨著800G光模塊量產節點臨近,新一輪產品疊代周期或將重塑市場競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