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房地產開發 資訊詳情
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建築產業規模突破萬億 統計數據顯示基建升級驅動新興業態發展
 建築 2025-09-05 01:03:15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續推進,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各類航空起降場地超3.8萬個。最新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相關建築市場規模達到5059.5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突破1萬億元規模,至2035年更有望實現3.5萬億元的產業目標。這種以立體交通網絡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重塑城市空間布局並催生萬億級市場藍海。

  一、低空經濟建築需求激增與市場規模增長呈強關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建築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當前我國低空經濟主要依託1000米以下空域發展,涵蓋載人飛行器起降場、無人機智能機場等基建類型。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相關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達47%,其中垂直起降場地建設數量較五年前增長超5倍。隨著醫療急救、應急救援等領域需求爆發式增長,屋頂型停機坪、模塊化起降平台等新型建築形態市場需求持續攀升。

  傳統混凝土停機坪存在諸多局限:維修成本占比高達運營支出的32%,改造費用占新建投資60%以上,且無法滿足多場景適配要求。統計顯示,採用新一代輕量化材料的裝配式建築方案,可使建設周期縮短40%,使用壽命延長至25年以上。

  二、建築技術創新突破傳統基建瓶頸

  新型建築材料與模塊化設計理念正在重塑低空基礎設施形態。以某企業研發的全鋁製多層停機坪系統為例,通過60餘項專利技術構建起輕量化結構體系,自重減輕40%的同時承載能力提升3倍。該產品已形成屋頂、地面、船舶等六大場景解決方案,在醫療救援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72%,成為軍民融合示範項目。

  數據顯示,採用智能感知系統的數位化建築方案使飛行器調度效率提升65%,事故率降低89%。這種"硬體+軟體"的複合型建築模式,正在推動低空基礎設施從單一功能平台向智慧化服務樞紐轉型。

  三、政策與金融協同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2024年間國家層面連續四年出台專項支持政策,地方政府配套建設資金年均增長38%。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智慧財產權質押貸""科技企業成長貸"等專屬產品,為低空基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統計顯示,近三年相關領域融資規模複合增長率達56%,其中綠色建築技術項目獲得超70%的信貸支持。

  四、未來十年建築標準體系構建與場景拓展

  2035年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將建立覆蓋設計、施工、運維全流程的低空建築標準體系。預計到2027年,模塊化起降場建設成本有望下降至當前水平的60%,智能化設備占比突破85%。在城市治理領域,融合無人機調度系統的綜合指揮中心建設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帶動相關建築業產值超1200億元。

  從傳統停機坪到智慧垂直樞紐的疊代升級,折射出低空經濟建築領域的深刻變革。隨著標準化進程加速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未來五年我國將形成"技術研發-基礎設施-場景應用"的完整產業生態鏈。統計預測顯示,至2030年與低空經濟相關的新型建築形態市場規模占比將超65%,成為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這一趨勢不僅重塑城市空間格局,更開創了萬億級新興產業賽道,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建築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