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動力電池技術疊代需求增強,2025年以來全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顯著提速。當前全球主要電池企業已進入密集路試階段,圍繞材料體系優化、製造工藝升級展開深度布局,標誌著這一新一代電池技術正從實驗室向商業化加速過渡。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固態電池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全固態電池的核心挑戰在於解決電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及長期循環衰減。通過優化固-固界面接觸性能和引入車端加壓系統,行業已初步實現路試場景的可行性驗證。數據顯示,自2025年始,多家頭部企業的全固態電池產品陸續啟動實車測試,預計至2026年將形成多品牌、多車型並行的密集試驗網絡。這一進展標誌著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與安全性平衡上取得關鍵突破。
產業鏈各環節正圍繞核心痛點展開技術攻堅:
當前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呈現兩大特徵:其一,車企與電池企業通過聯合研發加速技術驗證周期;其二,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效應顯著增強。隨著2025年下半年多款原型車進入公開測試階段,預計到2026年將形成首批具備量產潛力的產品序列。未來3-5年內,固態電池有望在高端電動車型、特種儲能場景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並逐步替代傳統鋰電市場。
2025年的產業動態表明,全固態電池正從技術儲備階段邁向商業化落地關鍵期。圍繞材料創新、工藝升級和系統集成的產業鏈布局已初具規模,而膨脹控制與壽命優化等核心問題的技術突破將直接決定其市場滲透速度。隨著路試數據積累加速,固態電池有望在2026年後開啟新一輪產業競爭格局重構,成為動力電池技術疊代的重要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