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碳中和目標推動下,我國電力行業正加速向清潔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據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新型電力系統投資額同比增長47%,其中工業園區的綜合能源管理成為技術突破關鍵領域。在此背景下,某能源企業主導研發的"源網荷儲一體化控制系統項目"通過權威機構科技成果鑑定,其創新成果為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範本。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該項目以現代分散控制系統(DCS)為核心,融合雲邊協同、虛擬化等前沿技術,構建了國際領先的園區級綜合能源調控平台。通過將傳統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的實時性優勢延伸至"源-網-荷-儲"全鏈條協調場景,實現了多能互補電源與增量配電網的精準調度。系統響應速度達到毫秒級,安全性提升30%,為電力行業分布式能源協同控制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項目創新採用"多能互補電源+供電專線/增量配電網+用戶"直供模式,在園區內完成100%綠電就地消納。通過整合光伏、儲能、工業負荷等要素,系統動態優化能源配置效率提升25%,碳排放強度降低42%。這種"產-輸-用-儲"一體化架構,有效解決了新能源併網波動性難題,為工業園區低碳轉型提供了完整解決方案。
系統通過構建內外兩級購售電機制和新型備用容量市場,在保障電網安全的同時實現電力平衡市場化運作。園區企業綜合用電成本下降18%,其中需求側響應效率提升40%。這種將輔助服務、備用容量納入交易體系的技術創新,為電力市場化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撐,驗證了源網荷儲協同對降本增效的顯著作用。
項目採用關鍵工控晶片國產化策略,在保證系統安全性的同時實現軟硬體100%自主可控。通過DCS雲部署架構,成功將工業網絡安全防護等級提升至EAL5+標準。這種"雲端-邊緣端"協同的數位化底座建設模式,為電力基礎設施國產替代提供了技術驗證案例。
該示範項目標誌著我國在源網荷儲一體化領域已形成國際領先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其技術創新成果不僅體現在控制精度與安全性指標上,更通過市場機制創新實現了經濟可行性的突破。隨著2025年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推進,此類融合智能調控、多能協同和市場化運營的綜合能源管理系統將成為推動電力行業綠色轉型的核心技術支撐,為構建新型電力體系提供關鍵參考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