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廣西北流市依託「百香果電商」戰略實現農業經濟跨越式發展。截至2024年,其百香果全產業鏈產值已達30億元,網絡零售額占全國70%以上,穩居縣域首位。隨著2025年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本報告聚焦該市電商生態中重點企業的發展路徑及市場競爭態勢,解析其如何通過人才培育、創業扶持與區域協作構建核心競爭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北流市以破解電商人才短缺為核心突破口,構建「補貼+社會化」雙軌培訓體系。2023年以來,針對農民工、返鄉青年等群體開展53班次直播專項培訓,覆蓋3700人次,內容涵蓋平台操作、數據分析及產品包裝設計。本地職業院校同步開設電商專業課程,累計培養1200名專業畢業生,形成「實操培訓+學歷教育」的多層次人才供給格局。這一模式有效支撐了全市6.7萬畝百香果種植面積的數位化管理與營銷,為產業全鏈條升級提供智力保障。
通過落實創業擔保貸款、一站式孵化服務等政策,北流市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累計發放貸款38筆共408萬元,成功培育2000多家百香果相關個體工商戶。重點企業如廣西東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通過直播帶貨整合資源,引領全市2807家電商企業拓展市場。2024年,該市百香果網絡零售額突破5億元,占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的60%,凸顯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與中小電商群體的協同價值。
為應對勞動力需求,北流市創新構建「本地+跨省協作」用工機制。除挖掘本地富餘勞動力外,還與廣東信宜、雲南文山州等15個縣(市)建立勞務協作關係,累計舉辦招聘會101場次,輸送勞動力超1300人次。這一舉措保障了種植、加工、物流各環節的高效運轉,並推動建成3個大型供應鏈倉庫,形成「電商帶動全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北流市通過電商賦能,不僅實現百香果產值與就業雙增長(覆蓋2萬多家種植戶及超3萬人靈活就業),更依託網絡銷量的絕對優勢(全國占比70%以上)形成價格話語權。其「電商+農業」模式吸引多方資本參與,推動供應鏈標準化建設,並在直播帶貨、品牌營銷等領域培育出具有區域競爭力的重點企業集群。
北流市憑藉系統化的電商生態建設,不僅鞏固了全國百香果產業龍頭地位,更通過人才、政策與資源整合構建起可持續的競爭優勢。2025年全產業鏈年產值有望突破40億元,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未來,其「以電商促產業升級」的路徑或將成為縣域經濟數位化轉型的標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