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存儲市場正經歷劇烈波動,快閃記憶體價格年內多次調漲,市場需求與供應缺口持續擴大。2025年11月,快閃記憶體行業龍頭宣布合約價格上調50%,創下年內第三次漲價紀錄,同期股價突破歷史新高,折射出技術疊代與產業變革的深層邏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快閃記憶體市場供需矛盾在2025年顯著加劇。閃迪(SanDisk)自4月起三次調漲價格,其中9月普漲10%,11月更激進上調50%,反映晶片供應端持續承壓。技術層面,NAND快閃記憶體面臨晶圓產能限制與AI數據中心需求爆發的雙重壓力。數據顯示,2025年數據中心存儲晶片銷售成為股價催化劑,推動公司股價年內漲幅超560%,11月7日報239.48美元/股,市值達351億美元。
快閃記憶體產業鏈正經歷合作模式革新。下遊客戶為確保供應穩定性,開始簽訂多季連續長約,並提前披露2027年全年需求預測,反映市場對長期供應短缺的普遍擔憂。產業布局方面,閃迪預計2026年數據中心將首次超越移動端,成為NAND快閃記憶體最大需求來源,這一結構性變化可能推動市場容量擴大。2025年Q1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2.6%至23.1億美元,淨利潤環比暴漲587%,驗證了高需求對業績的拉動效應。
快閃記憶體價格波動引發存儲產業鏈連鎖反應。創見、宜鼎國際等模組廠暫停出貨並重新評估報價,凸顯供應鏈對成本傳導的謹慎態度。DRAM領域,三星電子11月初暫停DDR5合約報價,SK海力士與美光跟進,進一步印證存儲晶片全品類面臨供需失衡。
2025年快閃記憶體行業呈現技術驅動與產業重構的雙重特徵。供需缺口、AI算力需求激增及長約模式普及,共同推高NAND價格與企業估值。未來,數據中心需求的結構性增長或將重塑全球快閃記憶體市場格局,而供應鏈的連鎖反應則預示著存儲晶片價格波動可能持續至2026年及以後。企業需在技術疊代與產能規劃中把握機遇,應對市場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