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農業 資訊詳情
2025年農業統計數據揭示產業發展新格局
 農業 2025-11-21 19:21:0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正展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從全國範圍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已達9.14萬億元,占GDP比重為6.78%,這一指標自2000年以來已連續25年保持正增長。同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9.66萬億元,占GDP的7.16%,同樣實現了連續25年的增長。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農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農業統計數據印證糧食安全根基持續鞏固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農業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五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指出,糧食生產方面,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70649.9萬噸,較上年增長1.6%,自2019年以來已連續6年保持增長。其中,秋糧產量52843.4萬噸,占總產量的74.8%,實現了自2010年起連續15年的正增長。夏糧產量14989萬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主要糧食品種中,玉米產量29491.7萬噸,占總產量的41.7%,連續4年增長;稻穀產量20753.5萬噸,占總產量的29.4%,出現首次回升;小麥產量14009.9萬噸,同樣達到歷史新高。這些農業統計數據充分表明,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正在持續增強。

  二、農業統計數據展現設施農業發展迅猛

  設施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廣西為例,2023年設施農業總產值已超過2000億元,占當地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突破3000億元。在政策支持方面,2023年統籌財政資金15億元以上支持設施農業發展,新建(擴建)項目最高可獲得50%、1000萬元的補助。金融支持力度同樣顯著,"桂惠貸"投向"三農貸"超過90億元,推薦設施農業重點項目"白名單"159個,擬授信金額近70億元。這些農業統計數據清晰地反映了設施農業發展的良好態勢。

  三、農業統計數據描繪畜牧業發展新圖景

  畜牧業發展方面,全國肉類總產量達到9663萬噸。其中,豬肉產量5706萬噸,同比下降1.5%;牛肉產量779萬噸,增長3.5%;羊肉產量518萬噸,下降2.5%;禽肉產量2660萬噸,增長3.8%。生豬出欄70256萬頭,存欄42743萬頭,能繁母豬存欄4078萬頭。肉牛出欄5099萬頭,連續11年保持增長。家禽出欄173.4億隻,連續7年增長。禽蛋產量3588萬噸,連續3年增長。這些農業統計數據全面展示了畜牧業結構調整的成效。

  四、農業統計數據凸顯區域發展特色

  各地區的農業發展各具特色。安徽省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從"十三五"末的1.12萬億元增至2025年的1.49萬億元,擁有龍頭企業9512家,其中國家級101家。甘肅省2025年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4000萬畝以上,總產量1260萬噸以上,高標準農田占比達到47.2%,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6000億元。天津市"十四五"期間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715元,位居全國第四,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76,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5%。這些農業統計數據充分體現了區域農業發展的差異化特徵。

  五、農業統計數據反映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在農業科技創新領域,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占比已達到95%以上,畜禽、水產國產種源市場占有率分別超過80%和85%。農業無人機技術應用快速普及,2024年大疆農業無人機年發貨量達到20萬台,作業面積32億畝次。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在2025年達到65%,設施農業占比目標為40%,冷鏈物流滲透率目標為60%,農產品電商交易額目標為1.8萬億美元。這些農業統計數據充分彰顯了科技創新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從全球視野看,生態農業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3.5萬億美元,中國生態農業市場規模達到15.15萬億元。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在2023年為713億元,2024年增長至924億元。到2030年,中國現代農業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萬億美元。這些數據展現了農業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

  綜合來看,當前農業統計數據全面反映了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新成就。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增長,設施農業發展迅速,畜牧業結構持續優化,區域特色更加鮮明,科技創新成效顯著。這些成就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為未來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農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