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環保其他 資訊詳情
2011環保產業市場發展新亮點
 環保 2011-01-01 15:48:00

    國家在環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方面的新要求則將開闢數個技術含量頗高的產業領域。氨氮指標的增加,使生活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業廢水治理提標改造成為水處理市場的新亮點。同時,大城市對中水回用需求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將帶動相關深度處理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誰是下一個「污水處理市場」?哪些環保領域將打開市場?哪些企業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十一五」期間,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獲得了空前的增長,帶動環保產業市場也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未來5年,誰能成為下一個污水處理市場?是眾多投資者、企業關注的焦點。

    其中,生活垃圾等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有望在未來集中釋放產業需求。據統計,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產生量約為3億噸左右,隨著各地政府逐漸重視,相關設施建設加快,「十二五」生活垃圾處理和管理方面的投資預計將超過2000億元,實現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飛躍。

    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據估計,「十二五」新改擴建燃煤電廠煙氣脫銷設施將達到1.8億千瓦。而如果仿照脫硫模式,出台火電機組強制脫硝和補償電價等措施,火電脫硝機組預計將有望在2015年增長到2.5億千瓦以上。與之相關的,較為成熟、脫硝效率較高的SCR技術,將成為火電廠煙氣脫硝的主流。此外,煤粉鍋爐等離子體點火及穩燃技術,電力行業燃煤機組低氮燃燒改造也將成為重點技術。

    目前,中國仍有約1/4設市城市和近七成縣城尚未建成污水處理廠,相當一部分已建成污水處理廠負荷率不足三成。在未來5年,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仍為「十二五」環保投資的重點。

    可以看出,上述污染治理新興領域都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和資金要求。而此前在技術和資本上有一定積累的企業方能在新的市場上搶得先機。這對環保企業是考驗,也是做大做強的戰略機遇。提高的門檻使得作坊式的小企業不再能夠渾水摸魚,環保產業的面貌也將藉此獲得相當的改善。

    扶持環保產業該怎麼花錢?以獎勵為主將激發有效創新補貼用戶將開啟更大市場

    去年年末,環保產業位列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相關的產業規劃制定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但記者在採訪時發現,業內對於以往的規劃有些意見。「規劃往往帶有較為濃厚的計劃色彩,往往是提出重點發展哪些技術、在哪裡興建多大規模的工程,利用市場、利用產業末端拉動的機制很少。」

    對此,傅濤表示,如果要扶持某個領域,採取國家直接投資於前端的方式,可能效果並不好,容易產生不公平現象。「投給誰,不投給誰,有時候把握得不那麼准。」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曾經向有關部門提交提案,希望儘快設立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運營專項基金,改直接投資為對環境基礎設施進行「末端補貼」。這一投資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環境基礎設施運行效率,避免政府投資產生的「擠出效應」,對拉動社會資本投入產生「槓桿效應」,將大大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環保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