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冶金行業統計,2010年,全國粗鋼產量62665萬噸,同比增長9.3%。全國36家特鋼企業共產鋼材8787萬噸,同比增長13.66%。其中:普通鋼材2769萬噸,同比增長0.84%,特殊鋼材2404萬噸,同比增長33.41%,我國特鋼市場形勢好於普鋼。
冶金行業分析師指出,特鋼作為傳統鋼鐵產業中的一個分支,早年發展特鋼主要是滿足軍工和支柱產業所需的核心材料,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但數量需求小,難以規模化生產從而導致企業效益低等特點。但是隨著產業結構升級,下游裝備製造對基礎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也越來越高,特鋼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特殊鋼產業競爭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高端產品比例偏低,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仍依賴進口;二、特鋼產業和大多數特鋼企業沒有建立自己的技術創新體制和機制,缺乏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開發能力。
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與特鋼密切相關的產業將成為未來特鋼市場需求的亮點,目前我國裝備製造業主要在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上受制於人,我國特鋼發展的關鍵是要占領高端市場。目前來看,亟須突破瓶頸:一、提高產品質量,推進節能減排,減少污染;二、提高我國特殊鋼產業集中度,淘汰落後產能,加快特鋼行業的技術創新步伐;三、要加快產業鏈建設,形成完整的鋼鐵產業鏈。
發布的《2011-2016年中國特鋼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航空、高鐵等先進運輸裝備、風機裝備、冶金設備、電子設備等都將是特鋼市場需求的亮點,隨著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特鋼產業將迎來大發展。
特鋼是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防先進武器所需的重要材料,特別是機械、汽車、機電等行業成為支撐特鋼市場的直接動力。特鋼是衡量一個國家能否成為鋼鐵強國的重要標誌,是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體現。特鋼作為重要的新材料之一,目前已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