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其他 資訊詳情
馬雲第三次創業:布局三大帝國
 馬雲 2013-01-01 11:13:39

  今年1月23日,包括行業企業、資本及金融機構齊聚位於杭州西部的阿里巴巴集團總部進行閉門會議,最終通過了上述「1000億元投資建設物流網」的決議。與會企業除了阿里巴巴外,還包括銀泰、復星、富春、四通一達、順豐,以及相關資本市場的領軍機構、銀行和金融機構。

  對於「阿里智能物流集團」這一說法,阿里集團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強調這塊業務的重點是數據,即用強大的數據挖掘能力打造現代化物流,,整合社會資源,打造覆蓋全國的智能物流骨幹網絡。

  目前業界普遍傳言,阿里電商業務(阿里集團)預計將於年內上市,有業內人士預估其發行價估值可能高達數百億美元。

  那麼阿里的其它兩大塊業務——阿里金融業務(阿里小微金融),阿里智能物流將來會值多少錢?

  從去年開始,阿里集團不斷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包括阿里巴巴私有化(指香港上市的B2B業務),組織架構調整,業務結構調整,解決支付寶VIE問題,目的在於實現這一目的。

  將現有的賺錢業務拿出來上市,融得資金後再孵化更有潛力的新業務,是阿里巴巴之前比較成功的一種策略。接下來,通過阿里電商業務的再次上市,阿里巴巴很可能將融到的資金拿來支持其它新業務。

  三次創業

  馬雲稱2012年是阿里集團的二次創業,但回望阿里巴巴歷史,這其實已經是阿里集團第三次創業。

  第一次創業是1999年。1999年2月21日,馬雲在湖畔花園的住所對另外17人說:「現在每個人留下一點飯錢,其餘的放下。」結果籌集了6 萬美金,阿里巴巴項目於是啟動,業務除了延續中國黃頁時代給企業做網站外,主要是讓外國人通過網際網路找到中國企業,與中國的企業做生意。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市值近2000億港元,以當時的匯率換算約260億美元,成功融資約1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第二次創業是2007年,這一年,全球金融危機接踵而至,阿里巴巴業務深受影響。除此之外,搜尋引擎、網絡聯盟等營銷方式越來越主流,B2B業務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阿里巴巴市值先後被百度、騰訊超越,外界開始質疑阿里巴巴。但外界沒有注意的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淘寶已經長成龐然大物,形成阿里新世界。

  阿里巴巴B2B業務上市之後,阿里集團將融得的15億美元中的相當一部分投向支付寶、淘寶。馬雲對此的形容是,在阿里巴巴內部,阿里巴巴是老大哥,淘寶、支付寶是小弟小妹,阿里巴巴扶持弟妹長大後,會反哺阿里巴巴。這是阿里巴巴創立來的第二次創業。

  這一目標已經部分實現,來自阿里集團的數據,2012年,淘寶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支付寶日均交易額突破60億元,日均交易額峰值突破200億元。

  更重要的是,淘寶及其拆分出來的業務被分拆進入阿里集團,成為阿里集團整體上市的主體之一。

  2012年則是阿里集團成立以來的第三次創業:阿里集團開始籌備整體上市,阿里集團成為大哥,扶持新的小弟妹,這兩個小弟妹分別是阿里金融、阿里智能物流。阿里巴巴第三次創業的目的是「越超電商」,為其提供更廣闊的市場腹地。

  悄然布局三大帝國

  馬雲的電商帝國已然形成,而阿里金融帝國、數據帝國也已經初具雛形。

  阿里金融公關負責人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阿里金融已經為超過20萬家的小微企業提供了融資服務。阿里金融貸款金額超過20億元。要想通過銀行貸款,小微企業需要提供擔保、抵押,這是小微企業跨不過去的門檻。

  為解決這一問題,阿里金融提出了「數據貸款」的概念,即通過小微企業在阿里各個平台上的活動,主要是交易紀錄、誠信紀錄等為其發放貸款,大大降低了金融風險。

  傳統銀行能否複製阿里金融的模式?數據貸款模式的本質是用數據挖掘信用,傳統貸款以擔保,有形資產抵押做背書。數據挖掘的基礎是數據採集能力,淘寶、天貓、支付寶是阿里集團數據採集平台,銀行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僅在阿里巴巴中國站就有5200萬註冊會員,企業會員800萬,65萬國際誠信通會員。支付寶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支付寶註冊帳戶突破8億,日交易筆數峰值達到1億零580萬筆(2012年6月)。同時,入駐天貓的企業超過6萬家,淘寶賣家超過700 萬家。

  這些龐大的用戶和交易量是阿里金融進行數據挖掘的基礎,其他競爭對手很難複製阿里巴巴的這一優勢。

  阿里智能物流集團是這樣規劃的,建立一個智能物流骨幹網(China Smart Logistic Network,簡稱CSN),這會變成中國未來商務的基礎設施,將支撐日均300億元的交易額,支撐未來1000萬家新型企業的誕生。

  去年雙11期間,一位阿里高管無意間透露:未來CSN的建設主要是合作夥伴合作,合作方式有兩種,一是由阿里巴巴拿地且出資(或者機構投資)建設,租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二是阿里巴巴拿地,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投資(或投資機構投資)建設。

  「智能物流」的關健是智能化,智能化的關健是大數據。與競爭對手相比,阿里智能物流的優勢同樣是數據採集平台優勢。

  2007年11月7日,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路演完畢,馬雲在北京召開的一次高管會議中表示:三年內,我們要做市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成為全球前三大網際網路公司。以當時的市值算,在全球網際網路公司中,阿里巴巴排在谷歌、ebay、雅虎、亞馬遜之後,位列第五。

  一位參會的高管說:我當時就蒙了,不知道如何在三年內做到市值1000億美元。

  五年過去了,第一個1000億美元就在眼前,除此之外,馬雲還拿出了另外兩個龐大帝國的布局。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