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聚合物 資訊詳情
乙烯進口關稅應儘快取消
 乙烯 2014-01-01 15:55:06

  據化工報告大廳了解:乙烯是石化產業最重要的基礎性原料,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是氯乙烯、苯乙烯、環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等產品的重要原材料。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對乙烯衍生產品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乙烯延伸產業牽動的上下游產業年產值高達數千億元,延伸行業貢獻年產值上萬億元。

  我國乙烯工業在過去10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批百萬噸級乙烯裝置相繼建設和投產,到2011年全國乙烯產量達到1527.5萬噸,中國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乙烯生產國。儘管國內乙烯產能不斷增加,但仍然無法滿足國內對乙烯快速增長的需求。2005年,我國乙烯產量755.5萬噸,當量消費量1876萬噸,當量自給率僅40.3%。2010年乙烯產量達到1419萬噸,當量自給率也只有47.9%,2012年當量自給率降到了47.5%。滿足需求仍依賴進口。

  因此,近年來我國乙烯進口貿易越來越活躍,進口量保持較快上升趨勢。2011年國內乙烯進口量達到106萬噸,2012年進口量再創新高,達到142.2萬噸,2013年達到170.4萬噸。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對乙烯的進口需求將進一步上漲。

  擴大我國乙烯進口具有非常重要和廣泛的意義。

  一是有利於降低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和風險。我國進口原油相當一部分用於裂解生產乙烯,導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2013年已達到61%。

  二是有利於我國化工行業節能減排。乙烯裂解是高耗能行業,擴大乙烯進口,不失為我國節能減排的一條重要路徑。

  三是有利於優化乙烯資源配置,提升我國乙烯延伸產業的競爭力。受輕烴資源限制,我國乙烯裂解原料以石腦油和凝析油為主,乙烯產能85%左右是以石腦油為原料,原料優質,但成本高昂,使乙烯下游成本過高而缺乏效益和競爭力。相比之下,中東和北美所使用的乙烯裂解原料中,輕烴比例高達50%以上,乙烯成本低廉,乙烯延伸產業的競爭力也顯著提高。

  乙烯作為能源資源性產品,我國在2006年至2010年一直是執行進口零關稅標準,積極鼓勵進口。但是,2011年國家又將乙烯進口稅率上調到2%,而同為能源資源性產品的原油、液化天然氣、氣態天然氣等稅率依然為零。

  當前,全球乙烯原料輕質化的趨勢,使我國以石油裂解為主要原料路線的乙烯及乙烯延伸產業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有鑑於此,建議財政部、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從國家石化產業安全、經濟、環境和綜合競爭力等角度考慮,儘快將乙烯產品進口稅率調至零,即取消我國乙烯進口關稅。此舉將有力促進我國乙烯下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乙烯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