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規定,所有規劃和新建乙烯裝置規模應達到100萬噸/年,而新建煤基烯烴MTO裝置規模需在50萬噸/年以上,且目前國內在建、新建的中資或中外合資石腦油裂解裝置項目規模均在80萬噸/年或以上,因此"十三五"期間,我國乙烯裝置規模將再上一個新台階。以下對2017年乙烯行業投資分析。
我國每年乙烯實際消費量和實際產量之間存在很大的缺口,在2002年為58%,2003年為56%,2005年為53%,2006年為52%,這些缺口完全依靠進口彌補,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中國乙烯自給率為50%。在七大乙烯工程建成後,2010年我國乙烯產能將接近1800萬噸,但是乙烯實際消費量和實際產量之間仍然存在42%-48%的缺口。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化纖、塑料、橡膠、樹脂等乙烯衍生品,已經走進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品種繁多、檔次各異,人們的需求日益增長。按照國民經濟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我國乙烯生產能力就算達到1900萬-2100萬噸,自給率也僅能達到63%-67%。因此,新增7套大型裝置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我國乙烯行業的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迄今為止天津市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天津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建成投產3年來實現利稅224.75億元,60餘種產品累計服務天津300多家企業,拉動天津市工業產值4%以上,帶動地方千億投資。
在距離天津石化集團42公里、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的天津渤海化工園,每年有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等在內的45萬噸化工原料,通過4條管線從天津百萬噸乙烯不斷被輸送到這裡。
據2017-2022年中國乙烯改造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介紹,乙烯作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礎原料,可以帶動發展塑料深加工、橡膠製品、建設材料、化工機械製造、工程建築、運輸等配套產業。以天津渤海化工園中的天津渤化集團為例,正是依託來自於天津百萬噸乙烯的化工原料,集團成功實現了由單一海洋化工向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碳一化工相結合產品的結構調整,形成了集約化的發展布局。
天津石化經營計劃部副部長郭強宗告訴記者,在周邊的工業園區,無論是民企還是國企,無論是化工、醫藥、日用品還是快速消費品產業,都在以天津石化為依託來做後續產業鏈的加工。在大乙烯的帶動之下,下游產品延伸、質量的提高、環保的改善,都有了飛躍性的進步。
郭強宗表示,天津石化大乙烯的主要產品帶動濱海新區石化下游產業及配套工程投資約1000億元,延伸發展了10條產業鏈,與此同時,直接或間接增加就業崗位2萬餘個,最大限度地與下游企業共享原料,客觀上形成了生產鏈條的一體化,不但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延伸產業鏈,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提高雙方的經濟效益,還有助於帶動本土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