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將與各地政府深度合作,以電子商務平台為基礎,通過搭建縣村兩級服務網絡,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優勢,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頸,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
農村淘寶是阿里巴巴的戰略項目。為了服務農民,創新農業,讓農村變得更美好,阿里巴巴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
解決傳統農資銷售弊病
由於阿里巴巴在網際網路商業方面充足的經驗,在保證物美價廉、物流速度、服務水平以及信息反饋等方面都有絕對的優勢,有望實現品牌方、合伙人、政府、農戶以及農產品企業的五方共贏。
在農村市場,除了生活必需品,農資產品是村民急切需要的商品。從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統計的數據來看,播種機、收割機、化肥、種苗等都進入了村民的採購單。為什麼農民頻頻下單? 農村淘寶農資農具部負責人沈正立表示,傳統的農資銷售面臨諸多問題,尤其是渠道問題嚴重製約傳統農資銷售的發展,這就導致品牌商多級分銷層層加價,最終農民拿到的價格遠高於出廠價。同時,品牌方監管困難,一旦出現問題只能由農民獨自承擔用假的苦果。此外,由於渠道過於單一,傳統農資銷售還會出現農民可選餘地小、售後服務名存實亡、信息反饋完全不存在等重大問題。
與其它農資平台相比,農村淘寶優勢明顯。目前,國際農資產業巨頭、國內農資知名品牌和區域知名廠商已經積極參與投入共建。此外,相關部門也成立了專業的農資電商小組,一方面藉助農村淘寶平台推動知名農資品牌商在本地的落地銷售和服務,另一方面讓本地的農資企業能夠在農村淘寶平台銷售。同時,合伙人在選擇商品、操作培訓以及售後服務三方面都具有足夠的經驗,能夠保證村民的各種後續問題。
促進推動農資廠商轉型
對於農資產業來說,這正是一個轉型升級的良機,考慮到阿里巴巴在 「網際網路+」方面的卓越成就,與農村淘寶的合作將大大減少農資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風險。
沈正立介紹,農村淘寶6月初舉辦了首屆農資下鄉節,招募了一批原來從事B2B業務的廠商轉型,嘗試直接服務C端客戶。活動現場村民踴躍嘗試村淘提供的農資商品,很多廠商的產品快速推廣至農村消費者,在「品牌直供、送貨到村、無憂退換」的宗旨下,村民還在活動後產生了復購行為。農村的消費潛力和購買數據,也讓原先不知道如何服務C端客戶的品牌廠商,重新思考和定位未來的銷售策略,進一步推動了農資廠商的轉型。沈正立透露,從事農業的家庭每年的消費60%以上集中在農資領域,因此農資農具產品更能切實地滿足農民生產需求,真正幫助農民致富。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農資連鎖店經營模式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稱,農村淘寶未來將與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國內外著名品牌廠商共建農技服務的大數據平台,以在線農技服務頻道、服務插件和移動終端的方式,為村民提供行業資訊、生產指導和點對點服務。我國農民和巴西農民探討大豆種植、和美國農場主溝通奶牛養殖的場景將成為可能。
農村淘寶的不同
大家也許會好奇,村子裡的網店怎麼開?別說,考慮到農村消費習慣,這個網店的經營方式還是很不一樣,很是新穎。
大家可以先看看下面這張圖,關於買和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