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果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柚子憑藉獨特風味和豐富營養,深受消費者青睞。然而,柚子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是關鍵。目前,不少地區因種植和管理技術落後,面臨柚子品質欠佳、產量不高、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通過系統研究和實踐探索,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栽培技術逐步形成,從建園定植到病蟲害防治,各環節緊密相連,為柚子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建園定植是柚子種植的基礎環節,科學合理的規劃對柚子後續生長至關重要。《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柚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地塊選擇上,柚子適宜種植在土壤肥沃疏鬆、交通和排灌方便且光照良好的區域,砂壤土、pH 值在 6.0 - 6.5 的地塊最為理想,土層厚、光照過強且地下水位高的地塊則不適合。
栽植密度方面,根據種植區域差異有所不同。在平坦旱地或壩區稻田,採用高壟種植,株行距為 4m×5m,每 667 平方米種植 33 株;台地或坡地可適當增加密度,株行距可選 3m(3.5m)×4m。挖塘和回塘也有嚴格標準,水田塘面寬度≥70cm,底寬≥60cm,水深≥60cm;旱塘塘面寬度≥80cm,底寬≥70cm,水深 60 - 70cm。回塘時,將表層土和易腐材料放於塘底,硫酸鉀肥、鈣鎂磷肥等與土拌勻後填入,有機肥與土混合後覆蓋在表層。基肥施用環節,每塘施有機肥或其他肥料 10 - 20kg、復混肥或鈣鎂磷 0.5 - 1.0kg,與表土混合後層層施入,回塘後池塘水面要高於地面 20 - 30cm 。定植時間以 2 - 9 月為宜,6 - 7 月最佳,此時雨水充足、光照好,利於根系萌發。選用 1 - 2 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柚子苗,定植時修剪老嫩枝和過長根,保證根系均勻分布,培土離嫁接口≥5cm,澆足定根水,新梢抽出後取下綑紮袋。
肥料和水分管理是柚子生長過程中的重要保障。柚子幼樹期以營養生長為主,春、夏、秋三季需施促梢和壯梢肥,每 667 平方米施農家肥 8kg、尿素 0.2kg,生長過程中每棵柚樹施 50kg 農家肥、0.3kg 尿素。開花結果期,每棵樹噴灑 0.1% 的綠芬威,與磷酸二氫鉀和尿素等進行根外追肥,促進果樹生長和果實膨大。秋季以壯果施肥為主,選用 2kg 草木灰、1kg 過磷酸鈣和 60kg 農家肥;冬季施腐熟雞糞或發酵牛糞等基肥,也可施 40kg 有機肥、1.5kg 複合肥、1kg 硫酸鉀和 0.2kg 微量元素肥,施肥後覆蓋 10cm 土壤層。春季施基肥時肥土與化肥需充分混勻。農家肥可採用穴施或溝施,溝施應在樹冠滴水線外挖溝,深度與根系群匹配,注意土水分離,施肥坑南北對稱,施肥後及時覆蓋。
水分管理上,花芽分化期、現蕾期和花期要嚴格控制灌水,防止枝條徒長導致落花落果,土壤缺水時適當澆水;柚果坐實後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做好排水防澇,避免爛根;收穫期保持一定水分,促進果實糖類轉化,提升品質。
柚子栽培管理需根據樹齡不同,採取針對性措施。1 - 2 年生幼樹,重點做好壯梢、保溫、施肥、疏果、留冠及病蟲害防治;3 年以上樹齡則注重病蟲害防治和花果管理。
壯枝促枝方面,為使樹頂快速變綠形成強枝,用 15% 多效唑 600 倍液噴布 5cm 健壯春梢,春梢展葉時噴施 0.1% 綠福威葉面肥。保溫隔熱可在夏、秋季節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或種植低矮蔬菜、花生、豆科作物,同時加強土壤水分管理,抑制雜草生長。適時傳粉可人工採集雄花花粉貯藏 24h 後,加入 0.2% 硼砂進行授粉,也可配製含尿素、砂糖、蜜蜂糖的混合液,在早晨 8∶00 - 10∶00 對柚花柱頂端噴霧吸引蜜蜂傳粉。保花保果在萌芽期用 0.2% 綠芬威、0.3% 鉬酸銨等混合液,每 7 天噴灑一次樹冠;花瓣 3/4 脫落後,用乙醇與 75% 赤黴素混合液噴灑;對生理落果可用 20g・L⁻¹ 細胞興奮素葉面噴灑;旺樹可採用花期環剝,冬季短截修剪、開花前復剪等措施控花促花;秋季通過環剪、吊枝等促進花芽分化。疏果期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後進行,幼果豌豆粒大時第一次疏果,按樹體容量 1.5 倍疏果;果實拇指大時第二次疏果,根據樹齡留果,5 - 6 年生樹留果約 50 個,7 年以上高產樹留 100 個以上優質果。移接和套袋在柚果雞蛋大時進行,6 月中旬套袋,套袋前用藥劑預防病害,套袋 50 - 60 天,採收前 10 - 15 天摘袋。修剪整形對春夏季 30cm 左右枝條摘心去芽,秋季對旺樹通過懸掛、牽引等措施增加開張角,九月底對側枝交錯環切,秋季梢葉成熟後噴多效唑抑制冬梢生長,收穫後修剪枯枝、競爭枝等,保留側生枝、下垂枝和短果枝,保證樹冠通風透光。
柚子生長過程中易受流膠病、潰瘍病、瘡痂病等病害,以及潛葉蛾、銹壁虱、紅黃蛛等蟲害侵襲。病害預防上,細菌性潰瘍可用多菌靈、代森錳鋅噴霧防治;根腫病在整地時撒 50kg/667 平方米石灰,發病早期用 5% 石灰水灌根,有機肥需充分腐熟;流膠病刮除病部後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防治;潰瘍病嚴格隔離發病區種苗,冬季清園燒毀枯枝落葉果實,用葉枯寧等藥劑噴灑;瘡痂病可用百菌清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
蟲害控制採用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方法。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和砧木,科學施肥,合理修剪,冬季清理園區枯葉、修剪病蟲害枝,改善土質增強樹勢。物理防治選用殺蟲燈和誘蟲板。化學防治方面,潛葉蛾可用 25% 滅蟲雙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或 5% 吡蟲啉乳油 1500 倍液防治;紅黃蜘蛛用 50% 四蟎嗪 3000 倍液毒死越冬卵;銹壁虱用 40% 水胺硫磷 1000 倍液噴灑;芽孢幼蟲在成蟲羽化高峰期,用 0.8kg/667 平方米呋喃丹加河沙拌勻後地面噴灑,用敵百蟲和敵敵畏 800 倍液噴灑樹冠;矢尖蚧在 1 齡幼蟲孵化高峰期,用 「洗柴合劑」 或 40% 速撲殺乳油防治;紅蜘蛛和黃蜘蛛可用噻蟎靈和水胺硫磷混合液或克蟎特與柴油混配液防治。此外,適時採收也很關鍵,柚果色澤淡黃時,選晴天採摘,採收、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小心搬運,避免損傷果實。
上述涵蓋建園定植、肥水管理、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柚子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種植體系。從地塊選擇到果實採收,每個環節都緊密關聯,相互影響。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能夠充分發揮柚子的生長潛力,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增強柚子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為柚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廣,相信柚子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果農帶來更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