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旅遊行業包含了在岸、離岸水面上進行的各種休閒活動,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產業的發展,也催生了一系列諸如生態旅遊、休閒漁業以及潛水等項目,對地方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成為各個沿海城市發展旅遊產業的重點。現對2016年中國濱海旅遊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濱海地區大多都具有優越的氣候條件,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與文化色彩,同時也有著較為悠久的開發歷史。對於厭倦了都市生活的人們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因此濱海旅遊已經成為了消費者的心理訴求。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濱海旅遊行業出現出現了大量的投資,近年來,濱海地區大規模的娛樂、度假設施開始逐步形成。
隨著濱海地區旅遊項目往多元化、休閒化發展,濱海旅遊行業的產品創新不斷,度假旅遊也逐漸盛行起來。這也成為濱海地區獲取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有的甚至成為了地方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濱海新區旅遊業以時尚濱海旅遊和休閒都市旅遊為核心,在空間上採取「北延南拓」的戰略,沿東部地區海岸線打造濱海休閒度假旅遊廊;以海河為都市旅遊發展軸,依託休閒都市旅遊核心和海河沿岸自然人文旅遊資源,打造海河都市觀光休閒帶。形成濱海休閒遊、都市購物游、生態體驗游、歷史文化游、現代工業游五大主題板塊。同時,整合先進的現代化工業旅遊項目、田園氣息濃厚的鄉村旅遊項目、休閒養生的生態旅遊項目,打造三大特色組團,在總體上形成「一廊一帶、五大板塊、特色組團」的空間結構。
截至目前,濱海新區已有A級景區11家,其中4等A級景區4家;工業旅遊示範點17個,其中國家級示範點2個;農業旅遊示範點17個,其中國家級示範點1個;旅行社44家;三星級以上酒店28家。與此同時,新區旅遊業也獲批多個全國旅遊改革試點,如國家旅遊局批覆同意在天津濱海新區設立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我國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旅遊經濟園區和國家級旅遊產業園等。目前國家海洋博物館、億利國際生態旅遊島等一批旅遊大項目好項目正在建設中,新區正著力打造黃金旅遊目的地。
時下正值旅遊旺季,為了進一步活躍新區旅遊市場,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到新區遊玩,由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天津市旅遊局共同主辦的「濱海旅遊黃金100天」系列活動拉開帷幕,重點包括「濱海旅遊黃金100天」系列活動開幕式暨環球洋貨購物節、海上夏季狂歡節、濱海工業嘉年華、e爽啤酒海鮮美食節、第八屆中國天津媽祖文化節五大區級主題節慶活動和30餘項系列旅遊特色活動。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市民遊客休閒購物需求,由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天津市旅遊局共同主辦的「BINGO濱購體驗季」也將隆重推出,引領京津冀消費新潮流,為新區塑造獨特的城市名片。
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已經十個年頭了,應該說,這十年裡,濱海新區旅遊業的發展和變化是非常顯著的。濱海新區與經營多年的老牌沿海旅遊城市相比有較大差異,新區成立之初,景點分布散、起點低、未形成規模效應。
2016-2021年中國濱海旅遊業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目前在我國海洋經濟總產值中,濱海旅遊業占25.6%,位居第一,已超過捕撈漁業、船舶油氣等產業,成為海洋服務業的主體。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濱海旅遊產業生產總值為8882億元,同比增長13.13%,2013年濱海旅遊產業生產總值為7851億元,同比增長12.61%。
濱海旅遊業發展迅速,主要得益於國家出台的一系列促進濱海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剛剛出台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鼓勵社會資本大力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閒度假旅遊產品」;《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中「積極支持利用邊遠海島等開發旅遊項目」;《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努力培育海洋海島等高端旅遊市場……積極發展海洋海島等專項旅遊產品」;《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因島制宜,科學發展,以生態養殖、休閒漁業、生態旅遊等產業為主的海島經濟」。
江蘇省如東縣委書記詹立風在2015濱海旅遊發展論壇上介紹說,隨著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江蘇沿海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國家對旅遊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如東不斷加快新興海港城市、生態宜居城市和現代旅遊城市的建設。目前,如東已形成了以「海鮮、海泉、海港、海韻」為主題的濱海生態旅遊,具有濃郁的南黃海風情,吸引了上海和蘇南地區眾多遊客前來觀光休閒。數據顯示,去年如東旅遊人次突破300萬,實現旅遊收入30億元。